專題副刊

媽媽善別愛女一週年 寫繪本留住幸福時光

文:沈雅诗(转载自《明报》)圖:赖俊杰、受访者提供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阶段,但在传统观念下,这个仍然是忌讳的课题,不论学校或家庭,都鲜有触及,以致当“死神”突然现身时,孩子和家长都不懂得招架。香港一名丧女母亲最近就把自己与女儿“善别”的经历创作成绘本,既给同路人作安慰支持,也借此引导公众从“死”看“生”,反思生命的意义,学习珍惜眼前人。

Advertisement

Emily和思澄的母女情缘只有匆匆7年,蓦然回首,她坦言跟女儿的生死教育,还可以做好一点、做多一点。“我相信在小孩子的心里,一直都以为死是因为年老,所以从前她常跟我说:‘我很怕妈妈你会老、你会死呀!’但那时候,我不曾认真的跟她开展这个话题,往往只是一句半句带过:‘妈妈现在还很健康,会看着你长大的。’并没有详细为她解释,其实死亡是可以因为遇上意外,又或者小孩也有可能早过父母离世的。”Emily没有说,并非忌讳,而是当时她也堕入一种迷思,以为将来还有很多机会,可待女儿长大些才说得白一点,没料到机会原来是转瞬即逝。

女儿逝世后,妈妈创作绘本,善别小天使。

2021年,思澄一年级下学期时,Emily观察到她在各方面都好像有点小倒退,例如走路容易绊倒、写字无法工整地写在细小的空格或划线上、拉小提琴时连弓也拿不稳,“起初我以为她在学习上有些懒散怠慢,还请班主任多加留意她。”但之后觉得愈来愈不对劲,思澄声线变得沙哑,语速也比平常缓慢,右手连拿餐具进食都显得困难,甚至无法小便自如等。反复求医检查后,终在同年暑假,确诊患上罕见的内因性渗透型脑干胶质瘤(Diffuse Intrinsic Pontine Glioma, DIPG)。

Emily把思澄生前一条十分喜欢的裙子(右图),转化成毛公仔的衣裳,透过“遗物转化”,梳理哀伤的情绪。

ADVERTISEMENT

罹患儿童脑肿瘤

DIPG是一种恶性且蔓延迅速的儿童脑肿瘤,暂时无药物可根治,“当我知道思澄只剩下9个月至一年寿命,亦知道在这段时间,她的情况会愈来愈差时,我曾懊恼该如何向她解释。”最终Emily决定,采取既不欺瞒,又不全面告知的方式去处理,“不可能跟一个只有6岁的小朋友说:‘你患上绝症,很快会死了’。医生也认同,不适宜预先告诉她太多将要面对的可怕事情。然而,我和家人也有共识,不会说哄骗的话,例如你康复就带你去哪里、你康复又可以做什么等。所以,起初我们只是简单的让思澄知道,她生病了,需要医治,并鼓励她乖乖吃药。”

思澄完成30次电疗后,曾经历短暂蜜月期,精神不错的她,尝试了很多从前未接触过的活动。

爲女兒辦生日派對助圓夢

虽然思澄患有不治之症,但Emily仍然希望女儿可开开心心去倒数余下的日子。因此,在思澄完成电疗后的一段短暂蜜月期,一家人陪伴小妮子做了很多她喜欢的事情,参与一些她从未接触过的活动,也去了很多她想去的地方。“思澄从小到大,都希望开一个大型生日会,知道她生病后,我们就为她办了一个盛大的生日派对,邀请了全班同学来玩;女儿也很想做YouTuber,我就跟她拍开箱片;直至思澄无法走路也无法说话,靠着纾缓科护士安排复康巴士,我们仍然帮助坐轮椅、背氧气机的她一圆心愿,到外公、外婆家坐坐,又回到昔日她读的幼稚园参加生日会。”

惟随着思澄的身体机能日渐衰退,两母女终于要触及死亡的话题。Emily忆述,有一晚她们如常躺在床上说悄悄话时,思澄突然问她,自己的病是否不能好起来?Emily避重就轻回答:“无论你变成怎样,妈妈都会在你身边,不会离开你,不会放弃你,你永远都是妈妈的宝贝。”有宗教信仰的她,也把握机会问女儿,知否人死后会到哪里去,小妮子说会到天堂,于是Emily便跟女儿如此约定:“就算谁人先到天堂去,都没关系,先到天堂的人就先开心地玩着等,我们一定会再见面的。”最终,思澄在2022年6月17日别了爸妈,当上小天使。

虽然饱受丧女之痛,但Emily坚持好好生活,更把女儿抗癌的经历写成绘本,并亲手制作故事主角“阿狸”,由它代替女儿陪伴她四处推广生死教育,延续女儿热心生命的精神。

一年多前,家人替病发后的思澄举办盛大生日会,这是她生前唯一也是最后一个生日大派对。

喚起關注生死教育不留憾

为纪念爱女,Emily特地报读绘本插画师课程,以思澄的经历,创作成《最幸福的时光》,也冀望藉着这本书,给同路人送上一丝慰藉,并唤起各界关注生死教育。

“在医院,我也认识一些患病的青少年,他们或许都意识到自己的寿命不长,会主动谈论生死,但爸爸妈妈却回避。其实事后有不少家长表示后悔,假如当时有好好跟子女交代病情,或好好咨询想怎样办安息礼(丧礼)?希望邀请什么人出席?也许大家都会少一份遗憾。”

刚过去的6月,是思澄逝世一周年的日子,格外牵引Emily的情绪。她说,会藉着书写日记、跟朋友倾诉和做义工服务,化解心中的郁结和悲伤。

生死課題 學校少談家長忌諱

一直致力推动生死教育的注册社工梁梓敦(Arnold)指出,“过去的生死教育对象,以长者或重症病人为主,因为他们跟死亡的距离很近。但其实任何年纪的人,都有可能接触到死亡,例如小孩有可能要面对家中长辈或宠物去世,所以香港近年多了些学校意识到要去讨论这件事,但课堂比例仍然很小,可能只占整个生命教育课一至两堂。”

学校少谈,家庭就更加不普及,“因为家长不知道如何跟小朋友谈死,不是小孩害怕,而是家长自己本身害怕,他们担心开展了这个话题,自己会很伤心,又不知道怎样去回应或安慰孩子”。

梁梓敦说,跟小孩做生死教育,要视乎他的年纪,然后用一些他明白的言语和方法,跟他解说。“小孩对死亡的观念,是随着年纪,慢慢趋向成熟的。因此,你不能够跟一个四五岁的小朋友讲一些很抽象的概念,例如人死了会去哪里?有没有永恒的生命?他是理解不到的。但对高小或初中学生,你便可以跟他讨论一些较深入的话题,例如死亡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等。研究说,约12岁后,孩子的死亡观念已经很成熟,跟成年人没有太大分别。”

他续说,生死教育的重点,是要从“死”看“生”。即所有的讨论,都是由死亡开始,“要让小孩明白,每一个生命都有终结,生命终结是会带来悲伤,但不用害怕悲伤,因为悲伤背后,反映着我们很爱这个人,可以把这一份爱保留,然后继续走我们的人生。”谈过“死”,更重要是说“生”,“既然死亡是必然会发生,就算怎样惊慌、怎样不想,也阻止不到,便要鼓励小朋友珍惜现在仍然拥有的生命,好好去活、好好珍惜身边的人。”

母女知道分离在即,特意打造了一个手牵手的手模作纪念,浓浓的爱,不言而喻。

從小灌輸生死教育 以正觀念

现代的家庭教育虽然比以前开放,但也有一些话题避而不谈,一是性教育,二是生死教育。

如果说,家庭少开展性议题,是因为羞于启齿,那么不涉猎生死教育,大概是出于忌讳。但梁梓敦指出,身为父母不提不讲,只会增添神秘色彩,也促使小孩从其他渠道获取错误的信息,“当他们不能够从成年人的世界里拿到真正有用的资讯时,便会转而从朋辈身上去寻找,而对十岁八岁的毛孩来说,最吸引的生死教育,就是讲鬼故事,所以全港小学都几乎闹鬼的。”

梁梓敦表示,小孩的死亡观念,随着年岁慢慢建立,不少研究发现,2岁左右的小人儿,虽然言语发展未成熟,但当他们感受到“失去”了一个经常在自己身边,疼自己、陪自己玩的人,是会有哀伤反应的。及至四五岁,便开始对死亡有多些想法,“但这些想法是有趣的,例如他们虽然知道生命会有终结,但又觉得只有老人家才会死,甚至觉得死了的人,是会翻生的。”他建议家长可透过绘本去讲解及纠正子女的观念,家庭生死教育应该愈早做愈好,更重要是,能从死看生,鼓励彼此活好当下。

梁梓敦:跟小孩做生死教育,要视乎他的年纪。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