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佛國內地方

天然資源部嚴正看待4象死亡 人動物衝突問題須解決

(居鑾3日訊)天然資源及環境永續部嚴正看待日前加亨烏魯登雅園丘(Felda Ulu Dengar)4頭大象死亡事件,並將采取一系列措施,解決人類和野生動物間的沖突問題。

天然資源及環境永續部部長聶納茲米說,大象是我國標志性野生動物物種之一,受到《2010年野生動物保護法令》(716法令)的充分保護。

Advertisement

根據數據,柔佛州的大象數量估計在120至160頭之間,而死亡的大象來自東南鎮群,棲息地包括農業區、種植園及住宅區(penempatan penduduk)。

他今日發文告強調,象群重視棲息地及野生區域方面的需求,因農業活動、城鎮、基礎設施等地區開發活動,使它們的棲息地喪失,易導致人象沖突。

開發導致動物失棲息地

聶納茲米說,該部采取主動措施,包括制定保護計劃、建立保護中心、制定救援計劃、永久森林保留地(HSK)、實施生態財務轉移(EFT)、提供一次性援助計劃(BKHT)、生物多樣性保護及巡邏計劃(BP3)、改善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包括大象在內的野生動物棲息地。

ADVERTISEMENT

他披露,制定《國家大象保護行動藍圖2.0》,作為馬來西亞半島大象管理利益相關者的指南及參考。

“在彭亨州聯增(Lanchang)設立國家大象保護中心,以協調半島內發生的人象沖突,同時也能作為旅遊景點,並救助被象群遺棄的小象及治療受傷的大象。”

聶納茲米指出,當涉及大象棲息地的大型開發項目時,該部將展開野生動物救援計劃,並要求執行機構進行研究,讓環境局作為發布環境影響評估報告(EIA)的參考。

該部也將加大力度設立永久森林保留地、蓄水區保護林(Hutan Tadahan Air)和完全保護區,尤其是“中央森林脊柱”(CFS)、環境敏感區域(KSAS)等地。

他說,透過實施生態財務轉移(EFT),聯邦政府已撥款高達5.5億令吉,以支持保護森林及保護區項目。

“該部今年一次性撥款1000萬令吉給一次性援助計劃,補償因野生動物襲擊而造成損失的人們,以減輕人們的負擔。”

他也提到,透過認證計劃如老虎保育評估標準(CATS)等,改善野生動物棲息地。

此外,聶納茲米說,該部也實行生物多樣性保護及巡邏計劃(BP3),通過任命護林員及國家財產保護行動(OBK),加強巡邏與執法行動,打擊非法侵占、砍伐及野生動物狩獵等活動。

他說,該計劃已撥款6000萬令吉,今年社區護林員人數增至2000名。

聶納茲米說,該部將透過野生動物保護及國家公園局,繼續努力解決人類與野生動物間的沖突問題,並呼籲州政府及園區經營業者合作參與,關注周圍的生態系統,並實施良好的農業管理措施。

他呼籲各方如有任何關於4頭大象死亡的信息,請聯系野生動物保護及國家公園局熱線1-800-88-5151。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