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柔佛即時國內

大馬放眼2030年 出口28億燕窩

(新山29日訊)科學、工藝與革新部長鄭立慷表示,我國是東南亞其中一個主要生產燕窩的國家,相信在結合先進生物加工技術後,我國可在2030年達致35萬公斤、總值28億令吉的燕窩出口量。

鄭立慷今日聯合大馬生物經濟發展機構非執行主席李文才,南下柔佛州振林山南部工業物流園(SILC), 為Glyken國際有限公司的綜合生物技術中心主持開幕後,召開新聞發布會這麼表示。

Advertisement

該綜合生物技術中心耗資660億令吉打造,中心內擁有不僅是國內,也是全球最先進的燕窩生物技術處理設施。

鄭立慷指出,該公司將持續展開研究,結合工業4.0革命與生物技術,生產至少10種燕窩相關產品,有關產品每年總值2500萬令吉。

他說,燕窩在世界上擁有極大需求,而全球燕窩市場還未飽和,業者應多利用科技,提升產量和質量,讓大馬在全球市場分一杯羹。

他表示,2023年全球燕窩市場總值4700億令吉(1000億美元),預計2030年上升至6613億令吉(1071億美元)。從2024年至2030年,全球燕窩市場年增幅可達15%。

ADVERTISEMENT

他表示,人們認為燕窩擁有高營養價值,業者應好好利用全球對燕窩需求,讓它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引擎之一。

他說,我國生產的燕窩分別出口至中國、新加坡、台灣等地,國內生產燕窩的州屬,包括柔佛、吉蘭丹以及霹靂州。

他表示,若僅直接出口燕窩,經濟價值沒那麼高,若採集燕窩後再加工,經濟價值會更高,而上述綜合生物技術中心就扮演了重要的加工角色。

石培松(前排左三)為鄭立慷(右二)、李文才(右一)等人說明綜合生物技術中心內的運作。

另一方面,李文才表示,通過工業化和自動化生產可提高生產量,符合市場需求,而上述綜合生物技術中心使用生物科技,大大提升燕窩生量,值得鼓勵。

他也提到,該中心也推出線上營銷方式,估計吸引50萬線上顧客,而通過線上營銷系統可鼓勵更多小型企業參與,惠及小型企業。

他表示,當燕窩生產量獲得大大提升後,也將惠及更多鄉區人民參與養燕事業,從而提高鄉民收入。

“從生物科技角度而言,政府希望通過與私人界的合作,為國家提供更多就業機會,促進經濟發展,讓大馬邁向高科技國家。”

他表示,上述中心為燕窩進行生物加工生產的設施,目前在全球僅此一家,可謂是這方面的先驅,科研精神值得讚賞,而這也是為何科藝部和大馬生物經濟發展機構會給予該中心配合。

他透露,一般現有的技術是使用人工密集清理燕窩,該中心的新技術則是引用自動化系統清理。

今日出席活動者尚包括:科藝部秘書長阿米魯丁、Glyken國際有限公司首席執行長石培松、公正黨地不佬國會議員潘偉斯、武吉峇都州議員張善深、依斯乾達公主城市政廳秘書蘇札娜等。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