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中馬國內地方

大馬之光!15歲自學生獲獎學金 赴悉尼大學修雙學位

(吉隆坡11日訊)15歲自學生雷揚恩(Rayyann Haron Alqadry)在學術能力傾向測驗(SAT)考獲全球頂尖1%的成績,將於明年2月在戴利爾獎學金(Dalyell Scholars)計劃下到悉尼大學深造,成為馬來西亞的驕傲。

雷揚恩是戴利爾獎學金計劃最年輕的參與者之一。他在1600分為滿分的學術能力傾向測驗中考獲1530分,並且在數學試卷上得到800分滿分。

Advertisement

根據推算,能夠在SAT考試中達到1500+分,就已經可以超過全球99%的考生了,成為那1%的絕對頂尖。

在多數同齡人都為大馬教育文憑(SPM)做準備的當兒,自學的雷揚恩正準備在明年2月,於悉尼大學修讀雙學位,攻讀物理和電腦科學。

根據《新海峽時報》的報道,雷揚恩在等待入學的當兒,也在線上輔助平台“Schoolhouse”上,志願教導其他要參與學術能力傾向測驗的學生。

如今,雷揚恩已在該平台上舉辦了132堂課,共10536分鐘,有來自22個國家的179名學習者受惠。

ADVERTISEMENT

他引述自己最喜歡的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名言說,若要充分理解某個事物,就要嘗試向其他人講授它。

“我感到很有趣,因為當我教他們時,我更知道自己的掌握程度。學習沒有他法,就是要能夠向別人解釋。”

雷揚恩將於明年2月在戴利爾獎學金計劃下到悉尼大學修讀物理和電腦科學雙學位。

父母:2歲時已有過人天賦

雷揚恩的母親沙麗法(47歲)和父親大衛(50歲)在他2歲時發現他過人的天賦,因為當時他已能拼完為6歲兒童設計的拼圖,甚至拼得比父母還快。

沙麗法說:“他不用看圖就能完成拼圖,他能認得出形狀,而這個能力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顯現出來了。”

6歲讀懂六年級數學

大衛則說,雷揚恩6歲時便能讀懂六年級的數學,令他感到驚艷。

“我們決定讓他嘗試初級代數(pre-algebra),我們很驚訝,他能夠理解。”

為了培養雷揚恩對科學,尤其是天文學的興趣,雷揚恩的父母在他5歲時,便帶他參觀國家天文館;該趟參觀至今仍是他最喜歡的學習之旅。

他說:“這是我一直的向往,就好像想要乘坐過山車的小孩最終如願了一樣。”

之後他還參觀了檳城科學中心和檳城圓頂科學館。他說:“當時我被宇宙和天文學的東給吸引,很好奇外太空有多遼闊、有多靠近。”

7歲跟旁人爭議月亮

雷揚恩曾因過人的知識與善於分享的性格,而在7歲時被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 )采訪。

雷揚恩當時與父母在一家餐廳用餐,不料雷揚恩卻跑到隔壁桌,跟別人爭論起月亮。

該餐桌的客人包括外交官還有印度孟買大學的教授。當時大家都被雷揚恩過人的才識給吸引,於是來自阿曼的外交官便安排雷揚恩上半島電視台接受訪問。

夢想當宇航員

當時半島電視台也采訪了雷揚恩父母所經營的自學中心,闡述父母為孩子提供創意的學習空間,能如何幫助培養與發展孩子的才能。

雷揚恩在該訪問中說,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宇航員,同時身兼生物化學家,發明治療癌癥的方法。

喜愛天文學

雷揚恩10歲讀了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的著作《大設計》後,他對天文學的興趣便發展成了終生的熱情。

“天文學讓我了解了這個世界。當時我仍在尋找想做的事,就是這本書引導我走上了理論物理學的道路。

“我想每個孩子在某個時刻都想成為一名宇航員。當我更多地了解太空時,它成了天文學,然後是天文物理學。”

他最終向父母表明想要追求理論物理學的志向,並在13歲時,收到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的錄取通知書。

然而,基於年齡還小和疫情,雷揚恩的父母決定先擱置該計劃。

沙麗法說:“我們總是告訴他,世界就是你的教室,它並不局限於四面墻。”

至於英國的大學,其16歲的最低年齡限制使他無法申請英國的大學,於是他常常告訴自己:“沒關系,我才15歲。我要更加努力,讓人們理解我想說的話。”

除了學習,雷揚恩實際上和其他15歲的男孩沒有太大分別,他也喜歡玩《龍與地下城》等遊戲。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