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精選即時國內地方

大山腳市區巴剎重建建築圖測 預計近期審批 5月公開招標

報道:陳玉燕

(大山腳8日訊)大山腳市區巴剎重建計劃的建築圖測,預計會在近期內提呈至威省市政廳一站式中心尋求審批,工程預料在5月公開招標。

Advertisement

威省市政廳秘書巴德魯接受本報記者詢問時說,該巴剎的建築圖測,將採用大山腳市區巴剎建築設計比賽冠軍得主的作品,但最終版本仍須和各政府機構的代表商討後,才做定奪。

巴德魯預計在明年4月,市區巴剎的小販須遷往柏加歪路的臨時巴剎營業。

“我們會採用這項比賽的冠軍作品,顧問公司需要根據圖測設計的合適性,符合政府機構的要求。”

他說,一旦圖測獲批,工程招標後委任承包商,位於大山腳柏卡歪路(Jalan Pegawai)的臨時巴剎建築工程,預計會在今年10月展開。

ADVERTISEMENT

如今,柏卡歪路的公務員舊宿舍已拆除完畢,地段也已清理。

詢及該巴剎的小販何時遷出,巴德魯說,根據計劃的進程表,預計在2025年4月,市區巴剎的小販須遷往柏加歪路的臨時巴剎,以讓路進行老巴剎的重建工程。

“儘管如此,小販的搬遷日期還須等待有關部門、當地議員及大山腳市區巴剎的販商公會進行討論後,再作決定。”

陳美佑和團隊的得獎作品,概念是盡量保留建築物原始結構,無需進行大規模拆除,讓它成為一座活博物館。

分5階段重建發展

建於1967年的大山腳市區巴剎已殘舊,房屋與地方政府部估計將耗資2300萬令吉,分5個階段進行重建與發展。

房地部長倪可敏早前宣佈,該巴剎主要建築和非清真食物攤檔將耗資800萬令吉建造,而可容納400輛車的多層停車場則耗資850萬令吉;提昇20分鐘城市概念的設施如人行道、有蓋人行道、後巷、斑馬線,新路和景觀等耗資500萬令吉;在多層停車場地點設立臨時巴剎耗資50萬令吉;設立大山腳創意中心、社區中心及文化遺產走廊則耗資100萬令吉。

根據原定計劃,該巴剎需時36個月,即2027年完成重建計劃。倪可敏認為,36個月的時限太長,敦促市廳儘快完成重建計劃。

大山腳巴剎一帶有24萬人口,原有巴剎佔地4萬2000平方尺,重建後的面積將更寬廣,巴剎內目前有380名活躍販商。

盡量保留巴剎原始面貌

在大山腳市區巴剎建築設計比賽中奪得冠軍的BETA Architects首席建築師陳美佑說,其團隊是以“少即多”(Less is more)的概念為設計主軸,盡量保留巴剎的原始面貌。

“我們並沒有構想夸張的設計,主要是以尊重該巴剎作為古跡建築為前提,設計出一個簡單又可快速建好的方案。”

大山腳市區巴剎是我國首個通過政府舉辦公開建築設計比賽後來重建的公共巴剎。

陳美佑說,大山腳市區巴剎的圖測仍在商討中,一切尚未有定案。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