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地方

大山腳市區巴剎設計賽 市廳接獲75設計圖

報道:陳玉燕

(大山腳15日訊)大山腳市區巴剎設計比賽反應熱烈,威省市政廳在比賽截止日期後,總共接獲75份巴剎設計圖,並從入圍的10份設計圖中選出優勝者,獲獎者預料在明年1月4日公佈。

Advertisement

威省市政廳秘書巴德魯接受《光明日報》詢問時透露,該項比賽是在今年9月25日截止報名,當局共接獲95項報名,不過在11月16日提交設計的截止日期時,只接獲來自參賽者的75份設計圖。

10入圍作品爭高下

他說,初期評審階段已于11月23日,在吉隆坡大馬建築師協會中心進行,從75份作品中選出入圍的10份;本月12日,這些入圍者在大山腳柏達鎮的市廳大廈,向評審提呈了各自的設計方案,由評審做出最終選擇。

“評審團是由37人組成,其中7人具有專業背景,另30人則是公共人士,他們在聆聽了參賽者的陳述後,選出了最終的得獎作品。”

ADVERTISEMENT

他指出,未入圍10強設計圖,目前在柏達鎮市廳走廊展出,供民眾賞閱。

未入圍10強的設計圖,目前在柏達鎮市廳走廊展出,供民眾賞閱。

最佳設計將被吸納圖測 首獎贏3.5萬5000元獎金

大山腳市區巴剎設計比賽是由威省市政廳及檳州政府,與大馬建築師協會合作,並開放給全民參加,最佳設計將被吸納為發展大山腳巴剎的圖測。

首獎將贏得3萬5000令吉獎金、次獎2萬5000令吉、第三獎1萬5000令吉,另有7份安慰獎各2000令吉。

大山腳市區巴剎建於1967年,建築外觀和設備都已顯得陳舊。2014年2月4日(正月初五)凌晨4時30分左右,大山腳人慣稱的“巴剎樓頂”遭遇大火災,災後因建築物的安全隱憂,底樓的巴剎小販曾被安排到馬路上擺攤營業。

之後,大山腳市區巴剎的重建計劃一直被談論著。直到今年2月初,地方政府發展部長倪可敏到現場巡視,並宣布該部將撥款2300萬令吉,從今年開始重建及打造一座現代化、舒適及可持續吸引人潮的巴剎,計劃終于有了眉目。

巴剎發展計劃分5階段

他說,大山腳市區巴剎發展計劃分為5個主要階段,今年開始分階段進行,至2026年完成。重建後的大山腳市區巴剎不是一般的巴剎,而是像吉隆坡中央藝術坊,擁有文化遺產走廊和創意中心的巴剎,商販也可在巴剎售賣創意藝術品。

巴德魯也透露,大山腳市區巴剎重建計劃主要成分包括建多層停車場、設立臨時巴剎、建一座新巴剎、提升巴剎週邊的設施,及在巴剎一樓設立社區中心。

“我們在拆除柏加歪路的公務員舊宿舍後,該地段會用來建多層停車場,一旦完工,這里就會建起臨時巴剎,直到新巴剎建竣。”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