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即時國內

多重因素衝擊齋戒月市集 商販嘆:生意十年來最差

(吉隆坡31日訊) 經濟低迷,物價上漲,加上近來天氣炎熱等因素衝擊,讓齋戒月市集業者哀嘆,今年的生意是過去十年來最差的一次!

本地一名馬來服裝商家表示,他在吉隆坡端姑阿都拉曼路營業十年之久,今年齋戒月期間的生意當屬最糟糕的一次,甚至曾出現一天只有一個顧客的情況。

Advertisement

57歲的拉錫多拉(Rashid Dollah)向《每日新聞》指出,大馬經濟不那麼令人鼓舞的原因之一是必需品價格的不斷上漲。

此外,他認為第二個因素是剛開學不久,家長們已經在孩子的學校物品上花了很多錢。

“所以無論如何,大家都必須更節儉以迎接即將到來的開齋節。”

他表示,目前炎熱的天氣也很可能導致更多人選擇前去有冷氣的購物商場,而不是在街頭的攤位區消費購物。

ADVERTISEMENT

“去年生意還可以,但今年真的是‘down’(驟跌)!”

“冠病疫情期間生意不好就沒話說,但現在疫情過去後,仍達不到疫情前的業務水平。”

另一方面,現年33歲、從事婦女和兒童開齋節服裝的商家阿麗雅(Alyaa Mazlan)也認同今年齋戒月期間的生意非常之慘淡。

“今年生意不景氣,近期天氣太炎熱,很多人都透過TikTok網購服裝。”

不僅如此,孩子們也剛好到了新學期開始的時候,家長必須為孩子購買校服、書本、和其他開學用品。

她透露,以往她的攤位每天最多有80名顧客,如今每天平均只有35名顧客,可謂天壤之別。

“這就是為什麼想確保能賣出(服裝),我們不只是在端姑阿都拉曼路(開檔)售賣,我們也在TikTok上直播售賣,反響勉強還可以。”

另外,現年71歲的馬來服裝商家蘇克利(Shukri Abd Rahman)指出,過去他在營業時,由於顧客非常多,期間想坐下來休息的時間都沒有。

然而,如今生意慘淡,他幾乎都是坐著等待,希望能有顧客前來光顧。

不過,他樂觀表示,與那些投入大量資本並期望高回報的貿易商相比,他這種小資本的企業,仍勉強可在市場中生存。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