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即時國內

多源流學校沒分裂國民 艾倫達干:反之成團結吸引力

(八打靈再也11日訊)團結部長拿督艾倫達干強調,多源流學校並不是導致國民分裂的因素,反之已成為了團結的吸引力。因此,要求各界立即停止對我國多源流學校存在的爭論。

他發表文告說,多源流學校的存在已不能被視為是造成族群分裂的裂口。

Advertisement

他表示,如果持續對多源流學校爭論,將破壞多元民族、種族、族群和宗教的馬來西亞人民之間所建立的團結精神和善意。

他聲稱,上訴庭在去年11月已裁定,多源流學校的存在及在學校使用華語和淡米爾語教學符合聯邦憲法。因此,任何企圖廢除其存在的做法都不合理;事實上,此做法與法庭的判決背道而馳,因為這維護了國家原則,即維護憲法和尊崇法治。

艾倫達幹上表示,他完全支持教育部長法麗娜的立場,即教育部將繼續捍衛多源流的教育制度,因為這符合1996年教育法令第28條文(設立國小和國民型小學)。

他提及,華小非華裔學生和印小非印裔學校的入學數據從2018年至2023年的持續增長已表明,只要各方全心全意,在哪都可建立人民團結。

ADVERTISEMENT

他繼說,團結部在去年邀請了專家進行社值赤字討論,發現多源流學校的存在已不能被視為族群分裂的裂口,反之應像國小一樣成為管理社會和諧的場所。

“管理這種社會和諧取決於4件事,即適應性、目標、整合和潛在因素,因此多源流教育必須處理好這4個因素,才能在學校創建社會和諧。”

成立一個國家原則教育技術委員會

艾倫達干說,團結部成立了一個國家原則教育技術委員會,涉及團結部、教育部、高教部和通訊部,旨在國家教育制度中重新納入國家原則的基礎。

他披露,截至目前,團結部和教育部及高教部的合作下,已在全國設立6849個國家原則俱樂部(KRN)和189個國家原則秘書處(SRN),以便提高年輕一代對國家原則的認識,成為國民團結的催化劑。

他表示,團結部將在今年加倍努力,提高人民對國家原則的認識,成為一種日常實踐,今年將落實的措施或計劃包括探索國家原則、我們的統治者計劃(Program Raja Kita)、我們的王,我們的保護傘、皇家檔案展覽:國家團結的象徵、國家原則秘書處大會、向高等教育機構的所有國家原則秘書處發放300令吉補助金、學前教育國家原則研討會及大馬兒童營。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