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吳添泉:確保供需價格穩定 沙應拿回白米進出口權

(亞庇16日訊)沙巴中華大會堂總會長丹斯里吳添泉希望聯邦政府恢復讓沙巴擁有進出口白米的自主權,確保的白米供需及價格更平穩。

他建議通過首相署(沙巴及砂拉越)向聯邦政府作出爭取,並把它列入目前正由該部門準備中的“1963年馬來西亞協議在內的沙巴及砂拉越訴求內閣部長備忘錄”內,尋求內閣關注和通過。

Advertisement

米供不應被壟斷

也是沙巴州政府經濟諮詢理事會理事的吳添泉今天發表文告認為,州內的白米供應不應被私營化集團所壟斷,州政府在這方面應該擁有決定權力,包括有關進出口白米的自主權在內。

他也支援沙巴進步黨副主席查比里蘇海明認為沙巴應恢復在1982年之前擁有進出口白米權利的立場。

吳添泉也認為,州政府可以積極考慮,恢復成立在之前已經解散的“沙巴稻米局” (Lembaga Padi Sabah),扮演稻米生產以及協調供應的專屬工作,尤其是一旦州政府擁有白米的進出口自主權後,可以更有效的協助州政府在這方面發揮主導作用。

ADVERTISEMENT

他說,成立於1965年的沙巴稻米局是在1981年關閉,如果能夠重組和重啟,必定能更有效協助州內稻農,包括貧窮農民也可直接負責米業的運作,並帶來新生機。

他指出,聯邦政府也應該重新檢討現有的政策,不應在進出口白米方面由私營集團所壟斷,而是採取更開放的態度,通過自由市場和良性競爭,讓人民受惠。

“目前國家面對百貨上漲的時刻,白米是人民日常最主要的生活必需品,開放政策肯定讓價格更穩定,並協助緩和物價。”

他稱,沙巴目前的米糧產量仍低於預期,自足水平只有約23%,低於全國的63%水平,其餘須依賴西馬及外國進口來滿足需求,因此聯邦政府應該和州政府全面配合,協助擴大沙稻米產量。

“沙巴地廣人稀,適合農耕或種稻的土地不應被荒廢或擱置,理應獲得地盡其用,讓有志者參與,協助政府提高產量,朝向全面自足水平,並在必要下出口,促進經濟成長,並為提供安全糧食作出貢獻。”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