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台灣地震】“30公分海嘯”有多危險?專家曝實驗:60%女性被沖倒

(台北3日綜合電)台灣花蓮周三發生7.2級大地震,促使臨近的日本發出海嘯警告,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道,當地時間上午9時14分,與那國島海岸出現高達30公分的海嘯,但其他島嶼則檢測到較小的波浪。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表示,大地震帶來的海嘯威脅“已基本過去”。

30公分海嘯有何威脅性?日本科學家表示,大型水槽模擬實驗顯示,30公分海嘯來襲,60%的女性會被沖倒。

Advertisement

30公分海嘯聽起來沒什麽,專家示警,一般的浪波長僅2、3公尺,通過你身體的時間只有1、2秒,但海嘯的波長可達上百公里,沖過物體的時間可以長達1個小時。所以海嘯完全不是大家所以為的波浪,前者蘊含的能量遠遠高於後者。

據台灣三立新聞網報道,台灣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地震監測科科長廖哲緯解釋,當海嘯預估潮位在30公分以上,就有致災可能性,因為30公分只是“初始波高”,當海水接近陸地,受到地形影響後浪疊前浪,波高迅速堆高,這時候海嘯恐達數公尺。以2011年日本東北大海嘯為例,許多沿海重災區最終量測的海嘯高度都大於初值。

據三立新聞報道,日本神奈川縣的日本港灣空港技術研究所曾將20名成年男女放進巨型特制水槽模擬海嘯沖擊。實驗發現,即便海嘯只有30公分高,60%女性會被沖倒;若海嘯升高到40公分,900%女性無法站立;如果是70公分海嘯,全體受試者都會被沖倒。

在男性受測者部分,只要海嘯達到50公分高,80%的成年男性同樣會被沖走。

ADVERTISEMENT

日本港灣空港技術研究所的研究官有川太郎說:“幾十公分的海嘯聽起來沒什麽,其實是攸關性命的災難。”

東北大學災害科學國際研究所越村俊一教授指出,回顧2004年南亞大海嘯,只要出現30公分海嘯的區域就會有人罹難;海嘯若來到60公分,死亡率上升至30%;倘若海嘯達1公尺民眾又沒有及時撤離,死亡率百分之百。僅有20公分以下的海嘯,勉強堪稱“安全”。

目前日本氣象廳只要研判可能出現20公分以上海嘯的區域,就會發布“津波(海嘯)注意報”;可能出現1到3公尺海嘯的區域,會發布“津波(海嘯)警報”;可能出現超過3公尺海嘯的區域,則會發布“大津波(海嘯)警報”。在群馬大學專研災害社會工學的片田敏孝教授則表示,海嘯避難時要謹記“三原則”:盡其所能逃至高處、切莫因為有堤防就輕忽、盡早逃難提升生存率。

文/圖:互聯網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