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口腔有異味?專家:可能被幽門螺桿菌“盯”上了

(江蘇16日綜合電)近日,43歲的張女士飽受口腔異味的困擾,前往醫院就診後才得知竟是幽門螺桿菌惹的禍。幽門螺桿菌是什麽?感染幽門螺桿菌有哪些癥狀?會產生哪些危害?為提高公眾對幽門螺桿菌的認識,每年的5月15日被中國官方定為“無幽日”。專家還提醒:有消化性潰瘍、胃癌家族史等人群,感染幽門螺桿菌後,應盡早根治。

據《中新網》報道,最近,張女士總感覺嘴巴里有“異味”,和別人說話時,周圍人也明顯能聞到,這給她的生活帶來了很大困擾。於是,她前往口腔科洗牙、口服藥物,但治療後仍不見好轉。她懷疑消化有問題,又前往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消化科門診就診。

Advertisement

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李慧根據張女士的癥狀,建議她先完善13C呼氣試驗,檢測是否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結果顯示陽性。張女士大為吃驚,心中滿是疑惑,因為在此前,她對幽門螺旋桿菌幾乎一無所知。

李慧主任詳細地為她進行了幽門螺桿菌的科普,同時和她講解後續根除的治療方案。堅持服藥2周後張女士口腔異味明顯減輕,停藥1月後覆查13C呼氣試驗顯示陰性。

據了解,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與多種胃部疾病發病有關的細菌,也是中國胃癌的主要病因。用“病從口入”來表述幽門螺桿菌(Hp)的傳染方式最為貼切,幽門螺桿菌主要通過口-口傳播、糞-口傳播和水源傳播,而口-口傳播可能是家庭成員感染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聚餐享受快樂的同時,可能幽門螺桿菌已經悄悄找上門了。

專家介紹,多數感染者並無癥狀和並發癥,但所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幾乎都存在慢性活動性胃炎,且與消化性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癌等多種胃部疾病密切相關,25%-30%感染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胃腸道疾病而表現為口腔異味、惡心、上腹痛及消化不良等癥狀。出現口腔異味主要是由於,當幽門螺桿菌在消化道上皮駐紮,會通過分解尿素產生氨氣以保護自身免受胃酸的傷害,同時幽門螺桿菌本身也會產生硫化氫和甲硫醇,這兩個因素也都可以引起口臭。

ADVERTISEMENT

目前認為,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癌最重要的且可控的危險因素,根除幽門螺桿菌可降低胃癌發生風險,有效預防胃癌。但現階段主動篩查所有幽門螺桿菌陽性者並進行治療並不現實。不過,專家提醒,對於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且符合以下指征的患者,比如: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癥狀等,建議進行根除治療。

文/圖:互聯網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