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倒扁紅衫軍總指揮 施明德病逝

(台北15日訊)2006年倒扁紅衫軍運動總指揮、台灣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去年底肝癌復發,入住台北榮民總醫院加護病房,週一凌晨辭世,享壽83歲,當日剛好也是他的生日。

施明德在2006年發起紅衫軍反貪倒扁運動,號召出百萬群眾在總統府前凱道抗議,要求陳水扁下台。

Advertisement

上週五網上一度傳出施明德病逝,院方當時表示,醫療團隊積極治療中,呼籲外界勿散布不實消息,以免干擾醫療團隊及影響家屬情緒。

民進黨發言人表示,全黨對施明德的離世,深表最沉痛哀悼與不捨,並對他為台灣民主自由和人權奉獻一生,致上崇高感謝與敬意。黨主席賴清德已向施明德的家屬表達慰問,並請秘書長許立明全力協助辦理後事。

坐牢26年被譽“台灣曼德拉

施明德是1979年美麗島事件總指揮,曾在前領導人蔣介石、嚴家淦、蔣經國和李登輝任內,3次以政治犯身份入獄,兩次被判無期徒刑,累計入獄時間近26年,被稱為“台灣的曼德拉”。

ADVERTISEMENT

1994至1996年,施明德擔任民進黨主席。1995年提出“台灣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民進黨執政,不必也不會宣布台灣獨立”。2000年,陳水扁實現台灣第一次政黨輪替,施明德拒絕擔任公職,並退出民進黨。

至2006年,陳水扁貪腐弊案激起台灣社會強烈不滿,施明德發動紅衫軍倒扁運動,號召出百萬群眾在台北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靜坐抗議,要求陳水扁下台。倒扁行動從8月中旬進行到11月底,施明德與陳水扁正式決裂,也幾乎與民進黨人劃清界線。

施明德小檔案

出生:1941年1月15日生於高雄

學歷:高雄中學、陸軍砲兵學校

經歷:立委、民進黨主席、民進黨首席中常委、台灣人權會會長、亞洲自由民主聯盟主席、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美麗島雜誌社總經理。

1979年美麗島事件爆發,施明德在政府大逮捕中脫逃,逃亡26天後再被捕入獄,1980年在軍法大審中被判死刑並褫奪公權終身,但在國際壓力下改判無期徒刑。

1990年李登輝總統就任後,對美麗島事件政治犯頒布特赦令。2022年促轉會撤銷施明德等人刑事有罪判決。

陳文茜:忘不了您一生的奉獻

陳文茜在臉書貼出她和施明德的合照悼念。

與施明德交情甚好的資深媒體人陳文茜,在臉書以《看您最後一眼,忘不了您一生的奉獻》為題發文悼念,細數施明德一生的政治經歷,“這一生,您不只未曾戀棧物質名利,您不斷的在革命。革各個政黨的命”。

陳文茜嘆說寫此封信時,施明德已經脫離痛苦的肉身,回到天主的懷抱,“最後一次聽到您的聲音是2個月前,您昏倒,再醒來,打電話向我交代遺言。”

她記得當時施明德說:“我是天主的僕人,我倒下去的時候,看到身邊站著黑衣人,我明白自己的時間到了。天主要把我接走妳要幫我照顧小板和笳笳。”陳文茜當下答應施明德,“但我不願接受,也不願相信。”

陳文茜說,週一凌晨1時37分,接到施明德過世消息,“它曾是您深愛的土地,傷心欲絕的土地,終而離開的土地;您走的這天,2024年1月15日,正是您的生日。”

生日同天病逝

女兒:父親沒有忌日只有生日

施明德和女兒合影。

施明德的女兒施笳、施蜜娜透過臉書表示,在他生日的這一天啟程,與等待他的家人,和一同出生入死的戰友們團聚,不管是在此岸或是彼岸,他都不曾孤單。

施笳、施蜜娜透過施明德臉書發文說,每一年的1月15日,父親總是會對深愛他的人們道別,把每一次的生日當作是最後一次。現在才懂得,這是父親多麼溫柔體貼的、充滿愛的表現;她們沒有遺憾,只有完整的、完美的愛。

施笳、施蜜娜表示,她們想對大家說,父親“沒有忌日,只有生日”,一生所捍衛的精神和價值,只會不斷地在世界裡誕生、長長久久的茁壯。關於施明德後事,會擇期發布消息,感謝大家的關心。

蔡英文哀傷不捨

總統府發言人表示,總統蔡英文於週日下午赴榮總探視施明德,得知其辭世的消息,感到哀傷不捨,希望家屬節哀珍重。

發言人表示,施明德一生深切關心台灣社會發展,為台灣人權與民主先驅,其為台灣社會的付出及貢獻將被後世感念。

賴清德稱許民主先行者

賴清德稱許民主先行者

民進黨現任主席、總統當選人賴清德發文悼念,感謝施明德為臺灣做出的貢獻,並承諾讓臺灣繼續在民主的道路上壯大。

賴清德在臉書發文說:“施前主席走過專制獨權時代,不僅見證歷史,更親自參與其中,甚至身陷囹圄,一生為臺灣爭取自由人權。”

他形容施明德是民主先行者、人權捍衛者,也是智慧勇敢的政治家、1979年美麗島事件總指揮。“從黨外時期,就為了臺灣的未來和前途打拼,就算面對威權政府的死亡威脅,依然不改其志,始終堅持和臺灣人民站在一起,對臺灣民主深化付出行動,也做出諸多貢獻。”

陳水扁:一代梟雄安息

曾遭受施明德發起倒扁紅衫軍抗爭的前總統陳水扁回應,對施明德噩耗傳來,曷勝悲悼!

陳水扁在臉書發文,形容施明德是一代梟雄、民主先知,並回顧當年擔任美麗島辯護律師看到施明德在軍事法庭視死如歸、以及倒扁運動隔年孤單在看台看雙十慶表演的昔日往事。

生前著書倡兩岸和平

力推金馬永久非軍事區

施明德近年推動金門、馬祖永久非軍事區,去年更集結其台灣主權與兩岸戰爭文章論述並出書《金馬是引信,亦是誘餌》,提倡尊嚴對等下追求兩岸和平。

施明德回憶他出生於二戰,幼年在戰火中成長,也曾在小金門任砲兵觀測官,經歷多次中共解放軍在當地的榴彈砲火攻擊,對戰爭的可怕,印象深刻。文中施明德嘆,“要目睹兩岸和平共存的最後願景,此生我應該巳經沒有機會了。”眼前他能做的,就是“拔除兩岸最容易引發衝突的引信,和誘使美中大戰的餌,讓金門、馬祖成為和平特區,做兩岸的緩衝地帶,扮演兩岸和平櫥窗的新角色。”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