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即時國內

個人及商家 即起限買100公斤本地米

(吉隆坡7日訊)個人或商家限購100公斤本地白米,即時生效。

農業與食品安全部稻米與白米監管組主任拿督阿茲曼指出,該部是根據1996年稻米與白米(批發與零售)條例第10(1)(b)條規,首度推行限購白米措施,作為克服市場上白米供應短缺問題的部分努力。

Advertisement

他接受《每日新聞》訪問時指出說,該部是在發現,特別是商家大量購買本地白米,導致本地白米供應受到干擾後,而作出限購的決定。

商家大量入貨卻沒降價

他說,當局發現小部分商家甚至一口氣購買600包本地米,以節省成本,並藉此賺取小利。

“商家似乎想降低本身應承擔的成本,因此購入500至600包本地米。”

ADVERTISEMENT

他表示,這些商家在大量購入本地白米後,還是維持店內的米飯價格,並沒有降價。因此,部門認為有必要根據現有條例,限量購買本地白米。

一早預警本地米會短缺

米糧商透露,市場上的本地白米預料會短缺,政府甚至在入口白米從每公噸2350令吉漲至3200令吉之前,已得到預警。

消息說,發出有關“信號”是因為稻米產業鏈寬廣,而且關係我國主要糧食。

消息指出,雖然入口白米漲價至每公噸3200令吉剛宣佈,但今年初已出現起價的現象,而這不僅發生在馬來西亞,而是全球現象。

氣候變化影響大

網絡媒體“MalaysiaGazette”引述業界消息報導,冠病疫情,加上氣候變化,對全球經濟領域造成很大的影響,包括白米。

消息說,當入口白米漲價,私人米商生產這類白米,因為比較有利可圖。

艾爾尼諾現象影響全球收成,稻米價格也攀升至新高點課題,惟農業及糧食安全部副部長陳泓縑日前否認國內白米供應出現吃緊問題,並指只是價格受到管制的本地碎米非常搶手,幾乎是一上架就被搶空。

他指出,國內有65%稻米是本地生產,另外35%是依靠外國進口,其中越南是我國最大的稻米入口國。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