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修復神經改善痛症麻痹 維他命B補過頭恐傷身

(香港訊)維他命B是“大家族”,包括B1(硫胺素)、B2(核黃素)、B3(煙酸)、B5(泛酸)、B6(吡多醇)、B7(生物素)、B9(葉酸)和B12(多種鈷胺素),合共8個成員。

營養師萬侃

Advertisement

缺乏B1脾氣暴躁

以維他命B1、B6及B12組合而成的配方,聲稱能改善痛症及麻痹,在眾多維他命B中為什麼選中它們?

營養師萬侃指出,維他命B1幫助身體將食物轉化成能量,亦有助維持神經系統和心臟正常運作;缺乏B1人士反應較遲鈍、脾氣暴躁、記憶力變差、體重下降和經常感到疲累等,嚴重者神經、肌肉運作及心臟都受影響。

“維他命B6協助神經系統的傳導功能、製造血紅素,以及維持免疫系統運作正常,亦對腦部發展很重要,缺乏者可能會貧血、頭痛、長暗瘡和情緒低落等。”

ADVERTISEMENT

“維他命B12幫助製造紅血球、

維持細胞和神經系統健康,

缺乏可致貧血、手腳麻痹或有刺痛感,

嚴重會出現身體平衡有困難、

抑鬱、思緒混亂等。

骨科林健偉醫生

上述3種維他命B都對維持健康神經系統十分重要,“但不是越多越好,重點是要足夠。”

骨科醫生林健偉表示,有文獻指維他命B有助加速神經復元,因此,骨科醫生有時會為神經嚴重受壓,如腕管綜合徵、頸椎移位,以及神經斷裂需要手術修補的病人,處方維他命B補充劑。

“不過,如果只是偶爾痹痛,效果成疑,而且維他命B可以在日常食物中吸收,所以不一定要使用補充劑。”

對症下藥——維他命B是維持神經健康的重要營養素,但專家指盲目進“補”沒有功用,一般人從日常飲食就可吸收足夠維他命B,未必需要補充劑。

對症下藥為上策

萬侃補充,身體痛症有不同成因,可能是因為勞損或肌肉量不足,手腳麻痹可能是鎂質不足引致,此類情況補充維他命B不會有幫助。

林健偉也指出,痛症出現先要找出原因,對症下藥方為上策,頸梗膊痛有很多原因,有可能是肌肉繃緊、姿勢不正確、用電話過多,這些跟神經沒有關係,(補充維他命B)一定沒有幫助。

“而手腳麻痹有可能是腕管綜合徵、椎間盤突出或腰骨退化壓住神經,需要經醫生診斷才能安排合適治療方案。”

萬侃提醒,攝取過量維他命B,不會有額外功效,市面上出售的維他命B補充劑劑量一般遠超身體所需,雖然維他命B為水溶性,多餘的會從尿液排出,但過量服用會增加腎臟負荷,亦有可能出現頭暈、嘔吐等副作用。

“尤其是長期病患者,如腎病患者,服用維他命B補充劑前應諮詢專業人士意見。”

素食者易缺B12

“全穀物,如全麥麵包、糙米、紅米等都含維他命B1和B6。”

萬侃指出,另外可從豆類、肉類、堅果攝取維他命B1;從蛋白質食物,如雞牛羊豬、魚類等攝取維他命B6。而肉類、魚類、奶類、蜆、生蠔、蟹和蛋等就是維他命B12的食物來源。

一般人只要飲食均衡,不難攝取足夠的維他命B,她舉例,60克(約半杯)穀物片(muesli)含有0.5毫克維他命B1;100克豬肉有0.5毫克維他命B6,而一條香蕉就有0.7毫克維他命B6;100克牛肉有3微克維他命B12。

然而,腸胃功能差、曾接受胃部手術、素食者、長者要留意會否攝取不足維他命B12。

林健偉解釋,維他命B12要靠胃中一種蛋白質intrinsic factor(內在因子)幫助吸收,如胃部有問題或已切除胃部,身體未能生產這種物質就會吸收不到維他命B12。

另外,萬侃表示,維他命B12主要是從魚、肉、蛋、奶中吸收,因此素食者容易缺乏維他命B12。

“可以從額外添加了維他命B12的食物,如一些穀物片、豆奶和麵包中攝取,有需要時可服用補充劑。”

物理治療師鍾致康

   長期同一姿勢工作 低頭族痛症高危

受頸椎、腰痠、背痛、手麻等困擾,怎麼辦?

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臨床導師、物理治療師鍾致康教大家認清常見痛症成因,並教授預防及紓緩方法。

1.肩頸、腰背痛

“低頭族”、辦公室上班族等都屬高危,因為生活和工作需長期使用電腦、手提電話,“低頭使用電話時,頭向前傾,頸後肌肉要用力拉住,久而久之,頭、肩、頸後肌肉勞損,引致肩頸痛。”

鍾致康指出,腰背痛成因也相似,經常長時間坐着工作,形成腰背向前彎曲的不良姿態。“背部後面軟組織包括肌肉及韌帶處於繃緊狀態,如長時間維持,慢慢形成腰背痛。另外,因工作需要長期搬運或負重,腰部亦容易勞損。”

2.腕管綜合症

“手腕腕管收窄、勞損、增生,令正中神經受壓,導致手指麻痹、手部無力。”鍾致康稱腕管發炎或水腫,刺激正中神經,引起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感麻痹或失去感覺,嚴重者影響手握力和手部功能。

“女性、孕婦、曾有手腕傷患、長期病患如糖尿病、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以及因工作常運用手腕者(如廚師)為高風險人士。”

預防方法:

避免長時間同一姿勢工作,減少重複勞損

避免長時間使用電腦或手機,定時(例如每30分鐘)做伸展運動

注意職安健,搬運時使用適當姿勢及方法

建立恆常運動習慣,以及適當地伸展肌肉和關節

   6招伸走肩頸腰手痛

“頸椎膊痛,如果不是太嚴重,可嘗試伸展、按摩、熱敷;但如出現麻痹,就可能牽涉神經線,建議找醫生檢查。”

物理治療師鍾致康示範6招簡易動作,有助紓緩痛症,也可作一般日常保健運動,從頸肩腰到手指鬆一鬆!

 

文 \ 李欣敏《明報》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