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丹美科學家聯手研發 算命AI可測人死時間

人工智慧(AI)已成當今科技的發展趨勢,而今,人類不僅可利用AI繪圖、創作或寫代碼,甚至還可使用它來“算命”。丹麥和美國科學家早前便研發出一款名為“life2vec”的AI模型,,它既可預測人類何時死亡,還可推估人類的一生收入等,且準確率高達78%。

隨着AI人工智慧的興起,AI近年來的功能越來越多。丹麥及美國科學家早前就研發出一款名為“life2vec”的AI模型,並運用超過600萬筆民眾的收入、職業、居住地、疾病與懷孕史等資料進行訓練,最後,該研究成果發現,這項AI模型所預測的死亡時間的準確率高達78%。

Advertisement

根據《每日郵報》的報導,丹麥及美國科學家日前通過《自然計算科學》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AI模型“life2vec”自2008年至2016年間進行訓練,並接收了大量丹麥數據來學習演算法。

研究團隊提供life2vec超過600萬筆真實人物的詳細資料,並讓life2vec預測這些人物在未來4年後的死亡時間及其一生收入等。

據悉,用戶在使用Life2vec作預測時,可先詢問Life2vec: “某人會否在4年內去世?”接着 ,Life2vec 就會根據已有的數據推測結果,最後,該模型就會輸出個人0%到100%之間的風險評分,並顯示有關人士在一未來4年內死亡的機率。

讓研究團隊訝異的是,life2vec推論的結果竟有四分之三符合真實情境,即準確率高達78%。

ADVERTISEMENT

研究人員舉例說,life2vec的運作原理就像ChatGPT般,它能通過對話方式,利用所得到的資訊來推測出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

死亡率較高的因素包含男性、接受過心理診斷、從事技術性職業等都提高了早逝的風險,至於早逝風險較低者則包括高收入或擔任領導職等人士。

Life2vec模型的出現已引起許多民眾的討論與反思,有些人認為它可強化預防性醫療,但批評者則認為它推測死亡的功能會為用戶帶來心理傷害。

life2vec首席研究人員蘇恩·萊曼(Sune Lehmann)則說,為了保護該研究所使用個資不被外洩,因此還未開放該系統供大家公開使用。

“目前,我們的團隊正積極地公開更多研究結果,但也還在研議該如何以確保用戶個資的隱私的方式來進行。

AI模型“life2vec”可預測收入、死亡時間,準確率78%。

預測死q亡準確率高

憂保險濫用違互助理念

對於AI模型“life2vec”,研究員特別關注它預測死亡時間這一方面的準確度。他們通過將其與其他現有的AI模型和保險公司在定價保單方面使用的方法進行比較,並評估了其準確性。結果顯示,life2vec AI模型的預測比其他任何模型更準確,這是死亡預測方面的一個重大突破。

正因Life2vec模型預測存亡結果的準確率相當高,所以在發表的時候,最直覺聯想到的產業就是保險公司。一旦保險公司利用Life2vec模型來預測投保者會否遭遇不幸或死亡,就會違背分擔風險、保險互助的核心理念。

Life2vec預測死亡風險的結果可能會加劇一般民眾對死亡的焦慮,而它對死亡風險的評分方式也可能會削弱個人在醫療決策中的尊嚴與自主權,同時伴隨而來的資安疑慮也是一項隱憂。因此 Life2vec 開發團隊也不諱言,該如何確保此AI模型可以改善人類生活,而非被企業濫用或加劇社會不公,是Life2vec落地應用前亟需解決的難題。

由於訓練Life2vec的資料多來自丹麥,因此也有許多研究者提醒,影響丹麥人壽命長短的因素並不一定適用於其他國家,因此在不同國家使用Life2vec時,其準確性可能會有些偏差。

儘管Life2vec開發團隊強調這項工具未來不應該被用在預測人類的行為上,然而,Life2vec的發展會否如團隊所預想般,被妥善管理及應用,將是未來值得關注的議題。

台用700人資料病史研究

通過AI預測死亡時間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或許這可從醫療場域開始看起。

除了上述的“life2vec”AI模型,台灣台中榮總安寧團隊與東海大學一同運用大數據分析,將過去6年來服務的700多例非癌症末期患者的基本資料、檢驗數據、臨床症狀和生理數據等,成功整合並開發一項機器學習演算法模型,並用於預測癌症病患的存活期。

準確預測存活期的重要性,在於該團隊能適時與病患及家屬討論後續治療方向,並協助患者預作醫療決定,達到讓病患善終的目標。

在美國也有許多研究者運用大量癌症患者的醫療記錄訓練AI,以協助醫師判斷病人生命還剩多久,像美國西北大學醫學中心便採取這樣的方式,讓病患可以善用臨終前的時光。

Life2vec開發團隊也認為他們未來可以為醫療保健領域帶來改變,如醫生可以依據 Life2vec對患者的風險評估狀況來制定預防篩檢和治療計劃,政府衛生機構則可以利用風險預測來判斷人口壽命和發病趨勢,以作為制定醫療政策的依據。然而,雖然開發者立意良善,但 Life2vec背後潛藏的倫理疑慮,也是值得關注的面向。

Life2vec模型的出現引起許多討論與反思,有些人認為它可以強化預防性醫療,批評者則認為推測死亡的功能會為使用者帶來心理傷害。

2024年新產品登場 想換新筆電可先緩緩

2024年電腦市場將迎接諸多變革,從傳言的微軟Windows 12以及各種AI PC的應用將陸續揭曉,以下盤點3大理由,為何想換新筆電可以先緩緩,有哪些值得的新產品即將登場?

1.Windows 12傳明年夏季登場

傳微軟即將在明年夏季推出下一代Windows 12,並請會以AI為主打特色,帶來一系列的全新軟件功能。然而,外媒《Windows Central》就曾爆料,Windows 12許多新功能都需要仰賴整合神經網絡處理器(NPU)才能運行,目前只有少部分的CPU具有此規格,若買到較舊的規格,可能會因此無法體驗到最完整的AI功能,因此用戶不妨再多等一會兒,直到Windows 12正式登場後再下手。

2. 高通領銜的Arm架構來勢洶洶

除了傳統x86架構筆電,微軟正嘗試聯手高通推行Arm架構的Windows電腦,能帶來更節能的筆電。高通全新一代Snapdragon X Elite筆電處理器聲稱比蘋果M3效能強上21%,一改以往Arm架構處理器的弱點,今年也拓展合作夥伴,預計在2024上半年會攜手宏碁、華碩、Dell、HP、榮耀、聯想、微軟、三星以及小米等品牌,推出首批 Snapdragon X Elite筆電,屆時會有新的一批筆電上架開賣,過去幾年鮮少有這麼多 Arm架構筆電得以選購。

3. Intel全新處理器主打AI PC

傳統晶片大廠Intel也在近期推出Core Ultra處理器,首度加入專門運行AI的NPU,並且強調是史上最節能的輕薄筆電處理器,目前第一波筆電已經正式開賣,不過NPU具體應用仍是未知數。Intel預告,今年會有超過100家軟件商提供300個以上的AI功能,讓消費者體驗到NPU帶來的改變。

在功能正式明朗之前,消費者不妨暫且緩緩,除了可以等待更多Core Ultra筆電問世,也能與高通Snapdragon X Elite筆電進行對比,挑選最符合需求的產品。

“空中德士”奧運亮相

腦機革命創造醫學奇蹟

邁入2024年,將有一系列令人期待的科技新進展。其中包括飛行汽車有望現身巴黎奧運、腦機介面讓人用意念行走,許多原本只存在科幻小說的劇情,正逐漸走向現實。

城市上空穿梭倏忽的飛行汽車… 這個充滿未來感的場景,有望在法國浪漫花都巴黎率先實現。德國空中德士公司Volocopter,便將在2024年巴黎奧運期間,通過飛行器VoloCity輕鬆越過市區擁擠的車潮,來到活動現場。對人口稠密、交通系統老舊的巴黎來說,“空中德士”已經成為迫切的需要。

飛行器VoloCity為雙人座,且全電動,不過嚴格來說只能搭載一名乘客,因為一個位子將是飛行員所有。相較於直升機安靜許多,將是嶄新的體驗,估計在2024年初可以獲得所有授權與認證。

隨着Uber開展空中交通計劃Uber Elevate、方舟投資看好想打造空中德士服務的公司Archer Aviation,俗稱“飛行汽車”的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行業,在技術和製造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全球有超過200家公司,產品陸續開始投入使用。

2024年6月開始,矽谷新創公司Pivotal將會向訂購者交出第一批量產的“飛天車”。

這款被命名為Helix的單座飛行器,最高時速為100公里,續航里程為30公里,只要付得出19萬美元,無需飛行員執照,任何接受過駕駛培訓的買家,都可以在指定區域內飛行。

“也許這難以想像,但你現在已經可以植入Neuralink的設備了,有一天我也會,我的孩子也會,”這是神經科學新創公司Neuralink創辦人馬斯克於一場企業招聘活動中發出的宣言。

Neuralink於2023年5月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首次人體臨床試驗許可後,已經開始招募四肢癱瘓的病患,準備植入晶片治療。

Neuralink宣稱,未來這項技術還有望運用在治療肥胖、自閉、憂鬱症。

腦機介面指的是人或動物的大腦與外部的電腦建立連結,因此能向另一端發送或者接收訊息。

早在2000年,杜克大學神經科教授尼可利斯的團隊,就讓猴子透過腦機介面技術在體外控制機械手臂;2006年,他們讓在美國的猴子僅用思想控制一台在日本的機器人行走。

2014年,全球逾10億觀眾見證尼可利斯透過腦機介面控制外骨骼,讓一位全身癱瘓的少年站起來,並為巴西世界盃開球。

現在,患者甚至不需要外骨骼,也能重新控制癱瘓的四肢。

2023年8月,洛桑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神經科學家庫爾提的團隊,讓一名四肢癱瘓的男子,透過在大腦上方和脊髓的電子訊號發射器,繞過損害的神經,直接控制脊髓,經過3年訓練,這名男子已經能夠緩慢正常行走。

但是,腦機介面同樣也催生新的道德探究領域。例如,當思想變成可被提取的數據,或是資訊可以直接輸入至大腦,引發的隱私與倫理問題,仍有待解決。

Chrome瀏覽器續釋出小功能

保障安全 便於使用

Google預 Gemini模型即將登陸Chrome。

Chrome瀏覽器持續釋出保障安全、便於使用的小功能,包括安全檢查、分頁群組的升級,Google更預告其原生多模態AI Gemini模型即將登陸Chrome。

Chrome桌面版安全檢查(Safety Check)功能將在背景自動執行,以保障使用者上網瀏覽整體安全,並保護隱私權。這項功能會主動標記危險的擴充功能,協助確保Chrome 安全保護機制為最新版本。此外,如果存在Chrome中的任何密碼外洩,你也會收到警告通知。

Google指出,如果你有一段時間沒有造訪某些網站,安全檢查可以撤銷那些網站的存取權限,比方說存取你的位置資料或麥克風等。Google還針對Chrome桌面版分頁新增一項新功能,允許你儲存分頁群組,以便你可以跨裝置繼續使用原本的分頁群組,這在家中電腦以及公司、出差所使用的筆電之間轉換會更方便。

Google 指今年初將為Chrome帶來支援Gemini模型的新功能,這不令人意外,Google 執行長皮蔡(Sundar Pichai)也已表明Gemini即將進入Chrome。當Gemini逐步導入 Bard、Google助理後,值得期待它與Chrome結合能夠迸出什麼火花。

Chrome分頁群組可儲存,轉換不同電腦可同步使用。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