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中10月高溫破62年紀錄 入冬推遲不利春耕春播

(北京4日訊)2023年全球多地一再寫下高溫紀錄,中國氣象局指出,上月全國天氣特徵是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平均氣溫為12.2攝氏度,較常年同期偏高1.6度,更是1961年以來同期最高。而秋季氣溫異常偏高,東北、華北、西北等地入冬會較往年遲,或會影響農作物生長,不利來年春耕春播。

氣象局預測,本月將有5次冷空氣過程影響中國,但總體來說,大部地區氣溫仍會是偏高狀態。

Advertisement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昨天在記者會上表示,全國大部地區上月氣溫偏高或接近常年同期,其中東北地區大部及山東大部、內蒙古大部、新疆大部等地偏高2至4度;內蒙古、新疆、天津和遼寧氣溫均為歷史同期最高;有140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突破10月曆史極值。

賈小龍解釋,主因是今秋以來,歐亞中高緯度地區以緯向型環流為主,中國受高度場正異常控制,冷空氣活動偏弱,導致大部地區氣溫持續偏高;而北方氣溫異常偏高,也造成多地入冬推遲,部分地區甚至遲逾5天。

暖熱天氣利於病蟲害越冬

賈小龍表示,入冬推遲或影響農作物生長季節和週期,不利於農業生產計劃和產量;暖熱天氣亦會導致農作物生長過旺,且利於病蟲害越冬和繁殖,令嚴冬雨雪災害和來年病蟲害風險增大。

ADVERTISEMENT

“暖熱天氣或會引發物候的『生態失衡』,例如部分植物物種或會在不適合的時候開花或結果,動物的繁殖和遷移行為或受影響。暖熱天氣或使來年春季融雪徑流量減少,進而引發乾旱,造成水資源緊缺,對農業灌溉、城市供水等造成不利影響。”

10月平均降水量偏少5.2%

根據中國氣象局統計,全國上月平均降水量為33.8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5.2%。

當中空間分佈差異大,東北大部、華北大部、華東中部和北部、華中南部、華南西部及內蒙古大部、新疆中部和南部等地偏少二至八成,部分地區更偏少逾八成,尤以河北降水量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少。

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

至於全國其他大部地區降水偏多,西北地區中部、華南中南部及湖北西部、四川南部等地偏多五成至兩倍,其中青海中東部和廣東西南部偏多逾兩倍。

目前,赤道中東部太平洋仍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將持續到冬季,會導致中國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容易偏高,南方降雨偏多,亦說明會迎來暖冬和極端天氣。

報告指全球暖化快於預期 2030年前升幅或破1.5℃

最新研究指出,全球氣候變暖的速度比科學家原本預測的還要快,全球平均升溫幅度或在2030年前突破1.5攝氏度,並在2050年前高出2度以上。

2015年《巴黎協定》的締約國承諾,要將全球升溫盡可能控制在比工業革命前水平高出不超過1.5度。不過,週四在《牛津氣候變化公開雜誌》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這個標準在2030年前將被打破。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報導,科學家通過研究一系列古氣候數據,包括極地冰芯和樹木年輪的數據、氣候模型和觀測數據,總結出地球對於氣候變化,比科學家原本以為的更敏感。

須採針對性措施降溫

報告的聯合作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氣候科學家漢森坦承,如今1.5度的限制已無法守住,要保住2度的限制,須採取針對性的措施,建議包括對碳污染徵稅、增加核電以補充可再生能源、發達國家採取強有力的行動協助發展中國家能源轉型。

漢森警告,如果人類要讓海平面保持在接近目前的水平,就必須給地球降溫。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