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中醫超越線】中藥針灸作息調養 平衡陰陽糾正甲亢

文 ◆ 邱宇鋒(中醫師)、《明報》

甲亢,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簡稱,好發於20至50歲青壯年人,女性多見。

Advertisement

由於甲狀腺激素過多,身體機能趨向過分活躍,患者會出現心悸、發抖、怕熱、眼突、焦慮等症狀,可伴隨頸前結塊腫大。

中醫治療甲亢的大原則為平衡陰陽,通過內服中藥、針灸,配合飲食、作息調養,糾正身體過度亢奮的偏差。

癭病範疇——甲亢在中醫理解屬於癭病範疇,多與瘀血、濁氣、痰滯有關。

(香港訊)甲亢在中醫理解屬於“癭病”的範疇。此病最先記載於隋代醫家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指出情志內傷和水土因素能導致癭病發生。宋代陳言《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按癭病局部證候分為石癭、肉癭、筋癭、血癭、氣癭5類。

ADVERTISEMENT

明代陳實功在《外科正宗》認為癭病形成多與瘀血、濁氣、痰滯有關,治療上宜行散氣血、行痰順氣、活血消堅,這些治法在今時今日仍然常用。

飲食情志內傷發作誘因

癭病成因多數與先天體質有關,後天飲食不慎、情志內傷,或水土失宜,是癭病發作的誘因,臨床上以情志因素影響最大。長期處於憂思鬱怒、焦慮緊張的狀態,容易使肝失調達,干擾氣機運行,使氣機鬱滯。氣機鬱滯可引致氣鬱化熱、津液凝聚成痰、血行滯澀成瘀。

肝鬱化熱者可見身熱煩躁、性急易怒、口苦、手震(熱盛動風)、眼突、舌紅、脈弦數等肝火熾盛表現。氣鬱痰阻者可見胸悶、頸前腫脹(按之不痛)、胃脹脘痞、易嘆息、痰多。氣滯血瘀者可見頸前出現硬塊不移、胃口欠佳、面色暗黑、唇舌瘀斑、脈象滯澀不暢。

頸硬塊明顯需理氣活血

中醫治療方面,針對癭病身體機能亢進,可從清泄肝火入手,常用方藥如柴胡、梔子、牡丹皮、梔子清肝湯等。針對氣鬱痰阻、頸部腫脹者,可從行氣化痰入手,常用方藥如香附、鬱金、陳皮、柴胡疏肝散、加味逍遙散等。

針對氣滯血瘀、頸部硬塊明顯者,可從理氣活血入手,常用方藥如三稜、莪朮、丹參、海藻玉壺湯等,活血軟堅散結。

身體長期亢奮消耗氣血

久病多虛,身體如長期處於亢奮狀態,過度消耗氣血,容易形成虛證,具體以心肝陰虛及肝腎陰虛為多,常見症狀包括頭暈目眩、心慌、夜睡不寧、耳鳴、腰膝痠軟等。

在滋養心陰方面,常用方藥包括生地黃、麥冬、酸棗仁、天王補心丹、生脈散等。在滋養肝腎方面,常用方藥包括熟地黃、枸杞子、桑寄生、一貫煎、杞菊地黃丸等。

如癭病患者症見長期大便溏瀉,可配合有健脾作用的中藥,如白朮、山藥、扁豆,改善吸收和腸道蠕動。

針灸治療癭病的原理與內服中藥近似,只是治療手段不同,前者用針刺或溫灸,後者則用藥物,效果相若。

針灸常用包括風池、天突、膻中、曲池、內關、合谷、足三里、豐隆、太衝等有清肝、祛痰、理氣功效的穴位。虛證患者可選配三陰交、復溜、太溪、照海、關元,作用為滋陰降火、益氣養陰。

慎吃人參避免過度溫補

患者在飲食方面,需留意不宜進食辛熱、煎炸等刺激食物,

如辣椒、胡椒、蒜、羊肉、麻辣火鍋、燒烤,

以及咖啡、濃茶、煙、酒等,以免上火。

此外亦不宜隨便服用人參、當歸、鹿茸等藥性溫熱補藥,

避免過度溫補加劇陽亢失調。

含豐富碘質食物,如貝殼類海產、紫菜、海帶等亦應避免食用。患者可多食用有清潤作用的蔬果如蓮藕、綠豆、荸薺(馬蹄)、冬瓜、雪梨等,以平衡寒熱。

睡眠充足勿熬夜

患者需生活規律

起居方面患者需注意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由於晝夜節律會影響健康狀況,因此建議患者維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規律,不宜從事日夜顛倒的工作。

為減少對身體造成刺激,平日宜學習保持心平氣和、隨遇而安,避免情緒經常大上大落,減少參與會導致精神亢奮的活動,如看驚悚電影、聽嘈吵音樂、去狂歡派對等。

過分趕急緊湊的生活安排或競爭激烈的工作環境,均不適合癭病患者,否則容易加重病情。

壓力大致陽亢陰損失

平時性格容易緊張焦慮、多疑、急躁易怒的人,不一定是甲亢患者,但必須小心勿使自己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否則在過度透支的基礎下,一旦遭遇突如其來的壓力,有很大可能導致陽亢陰損失調,有害健康。透過學習自我鬆弛,使情志調和,平衡陰陽。

學習放鬆減壓,建議從調整日常呼吸動作入手,中醫稱為“調息”。對初學者而言,可以嘗試練習腹式呼吸,透過緩慢而有節律的呼氣吸氣動作,讓全身鬆弛。

練腹式呼吸調息減壓

腹式呼吸鬆弛法:

1.找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可坐着或躺着。雙手放肚臍上方,中指指尖輕輕互觸,摒除雜念,專注呼吸時的腹部動作

2.慢慢用鼻子吸氣(約4秒),其間放鬆肚子,體會一下空氣進入鼻子、胸腔、腹部的感覺,會發現腹部隨吸氣動作慢慢隆起,使原本輕觸的手指分開。在吸到極限時,屏息閉氣約3至5秒,保持放鬆

3.慢慢用嘴巴呼氣(約7秒),呼氣速率保持平均,體會呼氣時腹部慢慢往內壓縮、肩頸位置逐漸下降的放鬆感覺。在呼到極限時,放鬆屏息3至5秒

4.重複10次,可按個人身體狀況改變呼吸的深度和速度

甲亢患者宜保時心平氣和,避免情緒經常大起大落。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