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地方

不受路況影響更安全 胡智勝5原因挺檳建LRT

(檳城12日訊)浮羅池滑州議員胡智勝列出5大原因支持州政府在檳城全力發展高架結構輕快鐵(LRT),並指各種公共交通系統的利與弊早已顯而易見,卻依然有一些偽專家對此視而不見。

他今日發表文告說,與其他在陸地上的公交相比,高架輕快鐵不需要面對交通阻塞的問題,也不受任何路況影響,不像有軌電車(Tram)、快捷巴士系統(BRT)、智軌電車(ART)會因為紅綠燈、交通事故等問題被阻塞在路上。

Advertisement

“如果要擴大載客量,在Tram、BRT、ART等增加額外車廂,更會提高在道路上行駛的難度,進而加劇交通的阻塞問題,而LRT就完全可以避免此類問題。”

此外,他說,LRT的安全性更高、風險更低。高架輕軌將列車和路面行駛的交通工具分隔開來,將交通事故的發生減到最低。

“第三,批評者認為檳州現有的人口並不需要LRT來滿足需求,但完善化州內的交通系統從來都不是為了滿足當下而已,而州政府的計劃便是提早為未來50年的發展做好了長遠的規劃。”

應對交通高峰時段

ADVERTISEMENT

“更有所謂的專家拿吉隆坡的LRT為例,乘客流量不達目標,但EMIR Research和政府研究顯示,其實在高峰時段的LRT是過度擁擠的,甚至需要額外購買車廂等來應對,檳城也同樣需要為高峰時段未雨綢繆。”

他說,第四是ART除了受交通阻塞和交通事故等常見問題影響,平均運行速度更是低於27公里的時速,而吉隆坡的LRT則可以在每小時行駛40公里。

他說,澳洲鐵路協會的研究也指ART是一種“未經驗證的技術”,存在“重大風險”,而且這種系統的供應商也有限,限制了維修工作的進行。

胡智勝認為,智軌電車(ART)會因為紅綠燈、交通事故等問題被阻塞在路上。

最後,他說,針對LRT最常見的反對聲音無非是說ART更適合,更靈活。但是參考對實際ART軌道的研究表明,該系統對道路的負荷影響顯著高於正常水平,竟高達221倍。

“基於道路變形,相關單位還需要為ART車道建設專門的半柔性路面。然而,這種路面類型同樣也會發生龜裂問題。”

“那些提倡ART的‘專家們’,竟然認為可以檳城大橋及光大通往檳成國際機場的路上輕松部署ART。很顯然,他們選擇性忽視了背後所需的大量道路工程和維修工作。”

“試想象,在高峰時段的檳城大橋為了進行日常的維修工作關閉一條車道了,ART專用軌道又需要再關閉一條車道,屆時的交通情況將會是甚麼樣的慘況?”

“在只有兩條車道的道路上,如何在不阻止其他車輛使用的情況下重新鋪設和改建ART軌道呢?否則古晉也不會為了采用ART而需要擴寬道路,柔佛也不需要計劃為ART建造新的高架道路了。”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