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醫者暢談.觀心集】兄弟情誼

如果一對好朋友志趣相投,可以結拜成兄弟,一旦有同樣願景的醫生聚集一起,可以形成什麼呢?幫會?

來自不同醫院的心臟內科醫生,在因緣俱足之下,決定成立一所嶄新的心臟及血管醫院。但是,若只靠內科專家,難以成事,必須要找心臟和血管外科醫生們的加入,此場所方能堪稱之為專精心臟醫院。

Advertisement

出現專精心臟醫院

心胸外科醫生人數本來就很少,成名的心胸外科醫生,已經有自己的忠實支持者,未必願意離職而加入一間尚未有保障的醫院。傑出的血管外科醫生,甭說是北馬,甚至在全馬更是稀有。

經過幾輪的討論,將全馬外科醫生參與我們的可能性進行分析,雖有幾個建議,但我們完全沒有把握能夠請到這些傑出的心胸或血管外科醫生。

“巴拉卡,你的哥哥不能加盟嗎?”我問這位未來同事,巴拉卡醫生的哥哥巴西爾,是全國心胸外科部門的主席,身經百戰,技術高超,有他的加入,我們將會如虎添翼。

ADVERTISEMENT

巴拉卡醫生流冷汗:“他想繼續為國家訓練出一批心胸外科醫生,我認為他不會離開政府部門。”

我只能另找方法,透過種種關係,接洽一位日本資深的心胸專科。雖然此位醫生對新醫院的計劃產生濃厚興趣,但要引進一位外國人在馬來西亞工作,並非易事。

正當對此計劃一籌莫展時,巴西爾派一位使者前來會面,此使者本身也是資深心胸外科醫生,和巴西爾更屬知交。他開門見山的說:“我們還是會繼續為政府效力,但可以一起輪流為新醫院服務,是時候北馬出現專精心臟醫院了。”

我等聞之喜出望外,最棘手的問題,居然船到橋頭自然直。最主要的原因是,兩位專家和我們有共同理念:為北馬創造最先進的心臟及血管醫院。

剩下需要的,是血管外科醫生。此類醫生在大馬極是稀有,主要遍布首都。但是我們已經擁有強大的凝聚力,因而產生一種共業。就在疫情緩和後,一位長住新加坡的國際馳名血管外科醫生,為了要照顧年邁的父母,因此想回檳城服務。

同伴將消息傳給我們,我先請新國的董事聯絡他,然後自己毅然飛過去和他見面,以示誠意。

我們見面的開場白是:“你到哪間醫院工作,肯定是明星級的醫生,但我們擁有其他醫院辦不到的條件:兄弟情誼!”他露出驚訝的表情。

迎接新時代的來臨

我接着提出我們的理念,以及我們未來的種種服務。他是我輩中人,因此話題投機,時間飛逝,知道他巳經和一家檳城私人醫院接洽,臨走前我請他到時也和一眾兄弟會面。

那天來臨,一眾弟兄歡聚。一瞬間,他和我們溶成一體,熱烈討論新醫院的發展規劃以及將要面對的挑戰。不久之後,大董事們通知我們,這位新兄弟已經簽了。

回到原先的問題,一旦志同道合的醫生站在一起,除了像幫會一樣有那種兄弟情誼,各自能發揮自己的專長,又互相合作,克制複雜的心臟及血管問題。希望大家拭目以待,迎接新時代的來臨。

(光明日報/醫生專欄‧作者:陳昌賜)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