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還原憲狀】習近平中東之行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月初展開他的中東之行,出席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並對阿拉伯國進行國是訪問。

習近平專機抵達利雅得時,獲得沙國以最高國禮歡迎。機場鳴放21響禮炮,禮兵分列紫地毯兩側,兩國重要成員和政府高級官員熱情迎接。

Advertisement

對中國來說,是次的中阿峰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面向阿拉伯世界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外交行動,也是第一次中阿峰會,更是雙方在當前形勢下加強團結協作的戰略抉擇。

中沙合作凸顯戰略

對沙特來說,北京一直是“值得信賴和可靠的”能源夥伴,沙特還允諾為中國工廠建立一個區域中心,藉此增進兩國在能源供應鏈上的合作。

中國和沙特企業也簽訂了綠能、資訊科技、雲端服務、交通運輸、建設和其他領域等34項總值300億美元的投資協議。

ADVERTISEMENT

確實,不同於美國,中國與沙特阿拉伯區域宿敵伊朗維持著良好的關係,才能以低廉價格獲得伊朗的石油供應,對沙國處理該區域的政治或安全問題也沒有興趣。

至於沙特阿拉伯,即便聯合國指新疆出現對維吾爾族和其他穆斯林的人權侵害問題,沙特仍表態支持中國的新疆政策,沙特甚至考慮對中國石油銷售,部分用人民幣替代美元結算,若此想法落實,其他中東產油國亦可能跟隨,結果美元可能失去“霸主”地位。

3年多前,沙特王儲穆罕默德在訪華期間宣布把中文列入沙特中小學和高校教學大綱,至今,中文已正式納入沙特國民教育體系,有9所大學建立中文相關專業,故習近平在是次出訪,還特地談到了不久前100多名沙特中文學習者用中文寫信給他一事。

另外,習近平中東之行也會見卡達、亞聯酋、科威特、蘇丹等國家領導人,並取得良好成果。其中,科威特是最早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國家。科威特也在今年10月,上海合作組織撒馬爾罕峰會組織第28個成員國。

習近平是次中東之旅,與十六國領導人舉行高峰會,顯然有突破性的發展。尤其中東地區,新一代接班人不吃歐美那套,包括沙王儲薩爾曼、杜拜王儲哈曼丹、卡達國王塔米姆。

中東意圖脫美

37歲的薩爾曼是沙國實際掌權人,被媒體形容為人狠話不多,從小是國王上百位王子中的學霸,他從未放洋留學,故沒有西方崇拜。而杜拜王儲哈曼丹才40歲,曾獲選全球最帥王子,打造商業聖地,不只超級有錢,還被選為全世界最性感的王室成員。

對中東來說,擺脫美國的箝制是必要的,中阿以北斗系統開拓衛星導航合作,中國將連成以北斗星為核心覆蓋陸海空,廣泛運用在定位導航授時體系。2021北斗衛星服務增長產值達4690億,這是巨大的國際經濟發展和效益。

除此之外,沙特同時也承諾投資中國500億美元,並完成首單以人民幣結算的交易,其後阿美營油業赴港上市。

總的來說,在中美深陷戰略博弈之際,習近平是次中東之行,被認為是在外交上提升了中國在中東的影響力。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丘光憲)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