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還原憲狀】美中電動車開戰

說到電動車,當然不得不提美國與中國兩大國的競爭,而且毫無疑問的,美中電動車競爭已經開始,美國在汽車領域的保護主義,甚至可能成為美國總統拜登贏得今年底美國大選的因素之一。

拜登日前以“來自中國的聯網車輛可以收集我們公民和基礎建設的敏感數據,並將這些數據發送回中國”為由,阻止中國電動車進入美國市場。

Advertisement

阻華電動車入美

拜登還指示美國商務部對配備導航工具、駕駛員輔助功能和快速充電功能的現代化汽車進行調查,因為這些汽車使用來自中國的技術。

實際上,拜登政府除了調查,還會推出各種措施,以阻止中國電動汽車進入美國市場。美國可以打擊中國電動車的方式包括技術封鎖,特別是在電動驅動及電池技術,藉此削弱中國的生產能力和競爭力。

當然更直接的可以實施針對中國電動車的貿易限制,如徵收關稅或實施進口配額,不過這方面中國還是能夠透過在墨西哥生產汽車,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享有更少的關稅,這也是為什麼儘管現在中國汽車在美國已經被徵收25%的關稅,但它們的數量還在增長。

ADVERTISEMENT

還有美國最擅長用外交手段,與其他國家合作,通過多邊貿易協議或國際組織抵制中國電動車,就像美中科技戰一樣。

最近幾年來,中國電動車產量大增,在世界電動車版圖佔比率越來越高,且很快就超越特斯拉。特別是中國的小型電動汽車售價不到1萬1000美元,遠低於美國製造的同類電動車價格,這樣一來就對美國車商構成巨大威脅,所以拜登才誓言“要確保汽車工業的未來由美國工人在美國創造”。拜登為了獲得美國工人的選票,他需要表明他正在為美國的就業機會而奮鬥,因此針對中國電動車將被提上議程。

另外,拜登的競爭對手特朗普則揚言要撤銷拜登推廣電動汽車的措施,因為這些電動車的補貼措施將消滅傳統汽車工人的工作機會。

相較於拜登,特朗普抗中色彩更加濃厚,他在上一屆的總統任內,已經把美國經濟政策轉向保護主義,如果今年11月的總統大選,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宮,美中的貿易限制很可能會比過去更加嚴厲。當保護主義越來越明顯,抗中市場就會越來越受歡迎,這也間接給拜登政府帶來了政治壓力。特別是越靠近選舉,拜登就不得不對中國表現出強硬態度。

抗中護美市場

“國家安全威脅論”一向是抗中最正當也最容易的理由,不需要證據,就可以將特定的中國產品或服務列入黑名單,華為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不管是拜登來是特朗普,他們都會採取措施保護美國市場,即便美國在電動車製造方面已經遠遠落後於中國。

總的來說,美國不希望中國主導全球產業發展,電動車戰爭不過是美中在全球產業中彼此較勁的一環。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丘光憲)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