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還原憲狀】毛毯爭議看港人心態

上個月,香港國泰航空公司被中國內地網民舉報該公司空服員歧視不會講英語的乘客,並將空服員私下嘲笑乘客把毛毯(blanket)講成地毯(carpet),以及說如果不能用英語說出毛毯就拿不到毛毯的錄音放到小紅書,引發網上連番議論。

事件曝光後,不僅航空公司形象受損,也為公司帶來經濟損失,儘管國泰就此事三度發文告致歉,行政總裁林紹波也表示將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和道德標準的行為秉持零容忍的態度,但仍難擋股價下挫,一天就蒸發數億港元。

Advertisement

有人因此聯想到更早之前發生在上海車展的寶馬冰淇淋事件,當時有2名寶馬車商女員工只給外國人發放冰淇淋,不給大陸內地民眾,此事也同樣引發中國人被歧視及不被平等對待的爭論。

不過,相較於寶馬冰淇淋事件,毛毯爭議觸及的不僅僅是態度問題,更多的是港人與大陸內地民眾長期以來的社會隔閡及身份認同的差異。

香港自1997年回歸中國大陸後,大批大陸民眾湧入香港工作或生活,雖說大家都是黑頭髮黃皮膚,但港人長達一個半世紀在英國人的統治下,早已習慣英國人的管理模式,回歸大陸後,香港政府逐步地改變很多英國人的管理方式,這讓許多港人一時之間難以適應及接受。尤其是目前香港的成年人,大部分在英國管制下長大,接收西方文化,至今仍響往西方的治理方式。2019年發生的反送中事件,已經清楚顯示仍有一部份港人對中國政權有所抗拒。

抗拒中國管理模式

ADVERTISEMENT

除了體制的改變引發港人的不安情緒,大批大陸民眾湧入香港,對港人的生活工作與環境也帶來沖擊。

實際上,港人對中國內地來的同胞有偏見是不爭的事實,特別是當一小部份內地遊客在公眾場所的不文明行為,不管是隨地大小便、插隊,或在商場脫鞋席地而坐等行徑,在媒體放大報導下,更加深港人對大陸人的反感。

另外,移居到香港工作或讀書的大陸人也同時與港人展開競爭,不少香港人認為大陸人搶了他們的飯碗,一些人甚至申請綜援和社會福利,對香港人來說等於搶了他們的資源,而港人對自由生活方式及政治民主的訴求,則讓大陸人不悅,導致兩地民眾的矛盾更趨向惡化,甚至延伸到身份的認同。

身份認同有差異

而港人又是怎樣看內地同胞呢?可能是因為早期大陸落後貧窮,港人自覺有一種高高在上的英式優越感,當現實生活卻逐漸中國化時,心里難免會不是滋味。

所以,毛毯爭議的核心問題不只是英語與普通話的問題,更是港人和內地民眾在文化、社會生態和身份認同上的差異。

六四剛過,回顧34年前,大批大批的香港人曾經為一個又一個他們不認識的內地同胞的自由民主吶喊;遺憾的是,這些曾經的同胞情,如今已淹沒在一條毛毯的口水爭議中。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丘光憲)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