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還原憲狀】市場機制已失靈

不管是自由市場經濟還是全球化,美國拜登政府正在試圖否定他們奉行了數十年的經濟路線。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月前發表了有關美國經濟出現裂縫的聲明。他坦承美國過度依賴市場機制,導致嚴重的產業外移和產業斷鏈,加上嚴重傾向金融業,以致其他行業萎縮甚至喪失工業能力。他也呼籲降低市場作用,增加政府在投資中所扮演的角色。

Advertisement

貿易戰加速去全球化

如果沒有認真聽看,會以為上述是中國官員講的話。不過,蘇利文說得一點都沒錯,特別在經歷美中貿易戰及冠病疫情導致各國祭出進出口限制令後,產業斷鏈及去全球化的現象立竿見影。

蘇利文確實點出了美國經濟體制的問題,也揭示了美國經濟領導地位的裂縫,惟現在才要加強政府在經濟投資中的角色也恐太慢,更甚的是共和黨也不會允許政府對經濟有過多的干預。

另外,蘇利文也舉例說,美國戰略資源匱乏,鋰、鈷、鎳什麼都沒有,而全球80%的關鍵礦物處理國是中國,而且中國繼續大規模補貼傳統產業例如鋼鐵業和與未來息息相關關鍵行業,例如綠能、數位基礎設施和先進的生物技術。

ADVERTISEMENT

正因為中國明白,市場機制根本無法真正做到調節功效與資本的功能,所以中國政府大規模補貼基建和未來關鍵行業,旨在關鍵技術上削弱美國競爭力。

加上美國金融領域的過度增長,對工業和基礎設施部門造成損害,以致許多行業面臨萎縮,工業能力也嚴重受損。

當然全球化也是美國的致命傷。眾所周知,美國是全球化最主要的推手,2011年是全球供應鏈發展最旺盛的時代,惟從2015年起,中國已逐漸在自己國內建構起自己的供應鏈體系,並開始大幅減少進口,美中貿易戰與新冠疫情,加速改變全球供應鏈的體系,產業斷鏈及經濟在地化的現象遍地開花,全球經濟陷入急凍狀態,對許多產業造成危機與影響,美國期望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期望進一步落空。

以創新迎接新商機

以目前最搶手的半導體領域,美國產量只佔全球的一成,其中先進的積體電路也不在國內生產,這才造成關鍵的經濟風險和國家安全漏洞。

總的來說,斷鏈、去全球化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趨勢,全球外包供應鏈將持續萎縮,對未來經貿發展影響巨大。不過,危機也是契機,在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的關鍵點上,企業必須對應時勢作出調整,以創新之態勢迎接去全球化後衍生新商機,包括善用AI等網絡科技,要成為新經貿時代的新贏家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丘光憲)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