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還原憲狀】台灣經濟發展的挑戰

台灣總統及立委選舉已經落幕,對賴蕭新政府來說,挑戰才要開始。撇開政治議題不說,新政府迫切首要關注的是台灣島內的經濟問題。

邁入2024年,台灣業界普遍認為台灣經濟“最壞時候”已過,股市去年漲了3千多點,目前正挑戰萬八點,但經濟春天真的來了嗎?

Advertisement

客觀分析目前台灣的經濟數據,隨著AI熱潮,台灣半導體產業或有望融入全球安全供應鏈,但包括制造業等其他方面卻明顯缺乏有力的成長引擎。

換言之,雖然經濟已由谷底回升,但成長動能仍然不足,幅度及速度均不明顯,經濟要繼續向上提升,就必須加速產業升級轉型,特別是以經濟民生為主軸,才能力拚經濟反轉。

目前儘管失業率不算高,但年輕人失業率一直維持在兩位數,這些受過大專以上教育的年輕世代對政府無作為的不滿,已表現在是次總統大選的投票上。新政府要解救年輕人,必須對台灣人才培育與產業需求之間的落差進行通盤調整,更重要的也要透過產業轉型,提供更多高薪工作機會,才有望解決困擾台灣多年的年輕世代低薪問題。

另外,儘管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表現亮眼,但製造業始終是支撐台灣經濟的主軸,近幾年開始的去全球化趨勢將拖累台灣出口動能,特別是美國推動製造業回流,已令全球化與自由貿易出現危機,加上中美對抗帶來的國際貿易環境的改變,台灣製造業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下,如何維持優勢,將會面臨更大挑戰。

ADVERTISEMENT

產業需要轉型

確實,經過百年一遇的冠病疫情,加上美中貿易戰的沖擊,世界各國都不再放任自由經濟,相反地,政府均積極介入,以厚植長期競爭力為目標來扶持產業發展,故台灣還要設法在制造業上透過數位優化、科技活化等加強技術,再透過國際合作,在全球供應鏈當中搶先布局,才能繼續保持競爭優勢。

除了製造業,服務業也是另外一個必須關注的領域。

台灣的服務業國際化程度不足,較難創造高薪的就業機會,相對地也就影響台灣薪資成長,大學畢業生還領著三四萬薪水的比比皆是。加上租金過高,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將持續超標,削弱實質購買力,也進一步消耗經濟成長動力,使台灣經濟更難擺脫困境。

當然,台灣的經濟問題,除了國內及全球因素,中國大陸的影響更不容忽視。

美中變數影響景氣

儘管台灣對大陸的貿易依存度已經逐年降低,但至今仍是台灣現今最大貿易夥伴或是貿易順差來源國,地緣政治的風險以及美中變數,仍會影響台灣的經濟景氣。

如果中國大陸對新政府不滿意,或新政府一再對大陸作出挑釁,在兩岸缺乏互動及回應下,可以預見中國將加大對台灣貿易壁壘的制裁,又或者,新政府加速與中國大陸經濟脫鉤,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將進一步降低,甚至出現貿易逆差。這些對新政府而言,恐面臨前所未有的經貿大挑戰。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丘光憲)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