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東西明周刊副刊

【這裡那裡】巴黎甜牙齿

 

他们的法兰西多士吃第一口已经让我在心里面叫出声来,第一个用吃剩的面包来做法兰西多士的人真是天才,我所能够理解的“文化遗产”不外是这种日常小吃……

Advertisement

隔了四年之后重游巴黎,七天八夜行程又短又满,依旧没有能够冒充地道的巴黎仙坐在公园边晒太阳边看闲书,依旧没有能够上蒙马特寻找天使爱美丽的片羽吉光,依旧没有能够在法兰西电影图书馆温习每秒二十四格的老好日子,依旧没有能够拜访巴黎甜界手工艺人Sébastien Dégardin的糕饼店……怎么会这样呢?怎么会这样呢?怎么会这样呢?

也许应该怪我自己,是我自己夸口此行只有两个目的,一是去看看皮诺私人美术馆,一是再见迈克一面,其他我无所谓,要去哪里要吃什么就随旅伴的意。嘴上是这么讲,但在安排行程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将一些想要去满足我的甜牙齿的糕饼店和咖啡店编排进去,但后来都没有去成,慕名已久的Sébastien Dégardin、据说达利生前也爱光顾的老字号Poilâne、2018年全巴黎可颂第一名的得主La Maison d’Isabelle……

ADVERTISEMENT

Poilâne这个店名我要看了几次,才忽然心血来潮把它跟迈克《巴黎闲散心》里提过的“勃兰”挂钩起来,这家百年传统面包店以坚持“法国面包成份应该只有面粉、酵母、盐和水”和“自然发酵”闻名,这种职人的固执让我觉得很亲切。La Maison d’Isabelle坐落在第五区,上一趟还不知道有这样一间面包店的存在,因为没有做足功课,所以即使几乎天天路过第五区也没有专程光顾。不过这一次也没有,即使有好几天也是在第五区活动,甚至根本没有想起来过,当时我的脑袋到底去了哪里,可能是在吓坏人的巴黎游客当中弄丢了吧……等我想起来的时候,我们都已经在打道回府前往机场的路上了。

号称“全巴黎最好吃的可丽饼”的Breizh Café,我和同伴上一趟就光顾过了,玛黑区那一间,印象中店内的空间有点拥挤,但可丽饼真的十分好吃,至于到底是不是全巴黎最好吃的我就不敢断言,毕竟没有吃过别家。我们也重访了Coutume Café,位于Rue de Babylone那一家,还有Judy Market。Judy Market上一趟还是叫Judy, Cantine Qualitarienne,这一次已经改名了,搞不清楚到底是分家了还是开了分店,当中曲折仿佛可以拍成另一部“The Taste of Things”,古狗之下发现Judy, Cantine Qualitarienne在第一区另起炉灶……

但这一次我们光顾的咖啡店当中,真正的惊喜是The French Bastards和Café Verlet。前者我们光顾的是Rue de Sèvres的分店,比较靠近我们借宿的工作室,十几二十分钟脚程而已,他们的可颂是我这一次重游巴黎吃到最惊艳的,即使冷了也很好吃,之前我还嘀咕他们没有烘热一下我的可颂,谁知道咬一口就口服心服了。

后者是已经两百多岁的老咖啡店,坐落在罗浮宫左近,第一次去碰了门钉,那是一个春天午后,里面坐满了人,店员也不建议我们站在店外等候。离开巴黎前一天趁早去吃早餐,一走进去就回到了两个世纪之前,这种形容是令人翻白眼的文艺腔,但明净的落地玻璃橱窗、深色的木头柜台、一格一格不知道是用来储存茶叶还是咖啡豆的抽屉、老式的咖啡豆研磨机,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细节,全部放在一起就是只此一家的性格和风味。没有想到还有更惊艳的,他们的法兰西多士吃第一口已经让我在心里面叫出声来,第一个用吃剩的面包来做法兰西多士的人真是天才,我所能够理解的“文化遗产”不外是这种日常小吃……

 

(文/ 圖:野東西)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