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明周刊副刊

【自遊自在】记忆里的上海乌鲁木齐中路

我经常骑着车在上海这条路上溜跶。路十几米宽,窄窄的,与它交叉的都是上海最美的小马路。我至今依旧无法想像他们会“物理删帖”,把街头的路牌活生生地拔掉。

当时住的克莱门公寓距离乌鲁木齐中路不远。

Advertisement

我过去就住在上海复兴中路上的克莱门公寓,离乌鲁木齐中路只有约一两百米的距离。淮海路把乌鲁木齐路分为南北两段,南向法租界气息浓厚,布满了法国人建造的老房子,当时新加坡、美国领事馆就在这附近。

我经常骑着车在这条路上溜跶。路十几米宽,窄窄的,与它交叉的都是上海最美的小马路,比如五原路、桃江路等,是上海几条永不拓宽的街道之一。永不,我至今依旧愿意相信他们为这座城市许下的承诺。我至今依旧无法想像他们会“物理删帖”,把街头的路牌活生生地拔掉。

乌鲁木齐中路的便利店也有属于我的回忆。

二楼咖啡馆有风景

ADVERTISEMENT

这里布满了我的食堂,吃台湾菜的小城故事(当时我们就听说了这家餐厅的少东很帅尚未走红,他叫彭于晏)、吃川菜的来福小馆,连乌鲁木齐路和淮海路交叉口上的罗森便利店,也有吃的回忆。掌管这些便利店的永远是精明的上海阿姨,她们和电动门自动发出的甜美问候:欢迎光临,形成强烈的对比,但这就是上海。我偶尔嘴馋,会买个茶叶蛋或几件关东煮,然后带上一份《申江服务导报》。

上海的乌鲁木齐路上有不少漂亮的咖啡馆。

后来上海一夜之间冒出了不少咖啡馆,年轻老板通常也会选择在这一区开店。如果你有机会去上海逛这些街道,路上刚好有家咖啡馆,咖啡馆刚好有二楼位置,请你一定要坐在楼上的位置。盛夏,窗口刚好网罗了一袭袭肥美的梧桐叶,风吹过,蹦蹦跳跳的。那样的咖啡馆应该是某某人的梦想,长成了主人喜欢的个性模样,曾经有一段日子里,在这座城市谈梦想不会被讥笑为不食人间烟火。

原本是杂乱的菜市场都变得时尚。

当时的上海不一样

乌鲁木齐路北向的烟火气更浓厚些,有家卖大闸蟹的商店和菜市场,它们和一些上不了台面的五金店、杂货店一起存在。我在这些学会了数字2在上海话里各种不同发音和用法。

我在上海的这个地区住了有12年,那应该是我人生最自由的阶段,我想做什么都行,没人管我。在写作上,向我约稿的编辑给我无限的自由,我经常有机会写些超过一万字的长文,好好的把文章和目的地写出来。因为盗版碟的缘故,我看了超多的世界各地的电影。

土气的乌中市场经过上海式的改造。

除了结交了不少我依旧保持联系的上海朋友之外,我还接触到中国和世界各地前来上海的人,他们带来了各自的文化和梦想,融入这个城市,习惯和喜欢这座城市,被她唾弃或赞扬。新加坡虽然很国际化,但因为太过方便,语言文化无隔阂,外来的人根本无需融入就能很习惯了,但上海不一样,至少当时的上海是不一样的。

(文/ 圖:葉孝忠)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