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自梳當自強上篇】21歲梳起唔嫁當媽姐 麥顏玉:女人也可自立

報導:林可欣 攝影:鍾偉德

麥顏玉一把長辮自入行當媽姐後就沒剪過,至人漸老去白髮每天脫落,逐漸只剩下一小撮,她便將之盤髻梳起,依舊是自梳女。從踏出家門那天起,她就決定終身不嫁。21歲南下到香港打住家工,主人家喚她「顏姐,顏姐」,這樣一喚就半個世紀。

Advertisement

她為4戶人家打過工,把少爺仔從嬰兒大小湊到大,也陪過家裏小姐出國讀書,再回港伺候家中兩老,至2003年才退休離開那戶她曾伺候30多年的唐家,當時,她已73歲。一班梳起唔嫁的姊妹很多都已仙遊或已告老還鄉,剩她一人住進觀塘公屋單位,靜靜地安度餘生。早年,她拒絕過多段良緣,那她究竟有否對當年梳起唔嫁的決定感到後悔?

1920年末,麥顏玉與雙親和弟妹住在廣東一個村鎮的一間茅屋裡,屋旁田野遍地,一家七口靠摘桑砍蔗種田維生卻依然窮困。

父親想讓女兒麥顏玉嫁戶好人家,女兒卻不依。麥顏玉為此離家的前一夜,爺爺告訴她,每個人的命途由自己決定,要不由父母主持婚姻,要不就出城謀生,但若去打住家工當媽姐或自梳女,那就代表往後都沒伴了。

當時,麥顏玉心意已決的說:“我踏出這個家門就願意終生不嫁。女兒家為何不能自立?”

ADVERTISEMENT

她拒絕由父母決定她的下半生須與哪個男人過,她要像順德、中山附近的同鄉姊妹一樣,即使民初戰亂後,不能再靠養蠶取絲或務農維生,她此生也不願靠男人養,並堅持自食其力,只要以後能自主地養活自己,即使須往外跑當工人也好。

麥顏玉出生不久,母親便病歿,父親再娶,後母生了兩男兩女,麥顏玉是大家姐,並視同父異母的弟妹為摯親。

由於表姊妹都在香港當媽姐,她們很快便為麥顏玉找到工作,但幾乎每戶家庭都要求她帶孩子。

她說,事頭婆一開口就問她識唔識湊BB。“我21歲女未生過孩子怎有經驗,但都話識識識,鄉下家裏幾個細佬妹都是我湊大嘅,所以,佢就請咗我做媽姐。”

自此,人家便叫她“顏姐”。

顏姐的第一戶僱主住在佐敦唐樓的一個小單位裡,該單位就像目前廚廁合一的劏房格局。

薪酬高夠買幾十袋米

她至今說起仍一臉厭棄。她說,屎塔和廚房在同一位置好惡頂,心裏埋怨鄉下間茅屋比這裏還好,所以,她當時做一個月就忍不住向僱主辭工,並過海到中環威靈頓街找到另一戶僱主。

幾年後,北角馬寶道有戶僱主出價月薪40元,並說之前的媽姐都被嚇跑,所以要看看顏姐有無本事搞定家中的刁蠻小公主。

其實,顏姐至今仍不時與照顧過的小姐和少爺聯絡,她說,當年北角馬寶道的“刁蠻小公主”,她很快便湊得貼貼服服,直至小公主10多歲時家道中落,僱主說聘不起2個媽姐,顏姐才決定另找家庭打工

十幾年後,刁蠻小公主找她相認,而至今,小公主她已60多歲,仍不時約她見面敘舊。

此外,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媽姐是一個自由勞動市場,由於港英政府禁止人口買賣,大戶人家因此無法買賣妹仔,只得聘僱媽姐入主家打工。一個大戶通常會出價30至50元,所以,媽姐的月薪與電車司機或普通文職相若,且薪水比工廠女工更高,買得起幾十袋白米,夠吃夠穿之餘還能寄錢回鄉。

顏姐說,她住院動手術時,前東家的主人家和小姐少爺都來探望她。

唐家聘3媽姐

顏姐當保姆顧2少爺

1970年,顏姐到半山羅便臣道的唐家打工時,唐家已有另2名媽姐在工作,逾千尺的大宅裡,一個媽姐負責煮飯,一個媽姐則負責打掃清潔等工作,而她就“一腳踢”,平日忙東忙西之餘,還得照顧小姐和少爺。

後來,唐家四少唐景峰出生後,她便搬進2個少爺的房內睡,如保姆般日夜看顧2個少爺。她平日起得比所有人早,卻睡得比所有人晚。

“唔係好早啫,6點幾起身,自己梳洗下就開奶給少爺仔飲,有時叫兩個家姐起身返學。”

幾年後,由她貼身照顧的四少也上了幼稚園,她每天送少爺上車,再由司機接送去上學後,她便又開始忙家務,摺少爺仔的衣物,執拾他的玩具,少主不久後放學回來,又黏着顏姐嚷着去街玩。

她說,別家孩子愛在街上哭鬧,她照顧的少爺仔卻乖巧聽話,很少發脾氣扭計要買玩具,平日有心事就躲到房裏,不讓家人擔心。

唐家四少唐景峰的姐姐(右二)大學畢業時,顏姐(左)應邀出席畢業典禮。

唐家送2兒2女赴英深造

顏姐飛倫敦照顧起居飲食

唐家兄弟姊妹4人於90年代到英國留學時,2個少爺讀寄宿學校,2個小姐則升讀大學。

顏姐還以為她此時已可功成身退,並安份留在半山大宅伺候主人家,詎料,大小姐在倫敦住了3個月,便發現無法自理起居飲食,於是,顏姐又飛去倫敦照顧他們。

當時,她已50多歲,心裏依然牽掛着小姐,“唔想佢放學返嚟又要煮嘢食,又要自己洗,自己執地方。”

一個老傭人身在異地,平日出入也只有離住處幾街之隔的超市和麵包店。

有一天天氣好,她多走了幾條街巷看風景,結果竟就此迷路,由於她的身上沒電話沒地址,只有麵包袋上印着一個鄰近住處的地址,她又擔心家裡正煲著湯,若小姐回來看不見她會不知怎辦,於是,她心慌下馬上到處問路。

“你識唔識聽我講呢啲話呀?”所幸90年代的英倫街頭竟有人聽得懂廣東話,那人還教她花幾鎊錢搭的士回到麵包店,就能認路走回家。

唐家哥哥被表兄弟欺負時,弟弟鋒仔會為哥哥出頭,顏姐:「幾個小男孩自己鬧個夠,我在旁看?,從不大聲喝罵他們。」

數月顧少主 數月顧兩老

顏姐3年往返港英兩邊顧

在倫敦數年,老傭人顏姐大概只認得住處的麵包店和附近的街景,且一直不習慣英國的生活,同時,她也因言語不通看不懂當地的電視節目,當小姐少爺說放假帶她去玩時,她則寧願在家裡休息。

就這樣,她在倫敦香港之間來回約3年,即每幾個月飛一趟去倫敦照料小姐,每幾個月留港打理住家,直至孩子們都在當地讀畢大學,個個生活安定後,她才安心回港照顧唐家兩老。

顏姐伺候得最久的唐家,多年來都待她不薄,他們一家人吃什麼,媽姐也一樣吃甚麼。

“兩個菜一個肉,一個湯,很少大魚大肉。但我們也可以和他們坐埋一檯吃。”

後來,僱主家裏加聘一名菲傭,而她就負責教這名外傭煮中國菜。

“就算梅菜蒸肉、魷魚肉餅的精髓學不來,那簡單的中國香料和炒法,我也希望菲傭能學會。”

“畢竟我有一天都會離開,所以,我希望她能好好伺候僱主並不怠慢。”

顏姐退休後獨自一人住進公屋,住所佈置簡單,因她一生對物質無所求。

打工後月月寄錢回家

老來身無一物租房渡日

顏姐辭工後,便到其他媽姐自購的屋子暫住。而同樣是退休媽姐,其姐妹不但有能力在土瓜灣買間姑婆屋安老,同時還能分租一間房給她,但她卻是身無一物。

“講出來唔怕失禮,我哋咁多年來都要養家,初時每個月領到15蚊月薪後,就會把10蚊寄回鄉下,剩下5蚊只夠自己日用,就算之後老闆加人工,我們也是有幾多就寄幾多回去,哪會像其他媽姐般儲蓄並自買一間姑婆屋?”

其實,她早在退休前幾年便已開始找房子養老,但房委會及房屋署指她當時仍有住處,所以暫不接受其申請,並要她正式退休後才以獨居長者身份申請房子,因此,顏姐退休並離開唐家後,就暫時寄住在其他媽姐自購的姑婆屋裡,一年多後才獲派公屋。

數年前,她因咳嗽不止去看醫生時,被驗出肺部有兩粒小腫瘤,當她住醫院動手術後,前東家的主人家和小姐少爺都來探望她,而家鄉的子姪也趕來香港照顧她,但她卻在一週後就嚷着要回家,因她惦掛著家裏的床舖:“醫院呀病房呀好悶架,行來行去冇嘢行。”

顏姐退休離開唐家後,暫住其他媽姐自購的姑婆屋,一年多後才獲派公屋。

顏姐湊大的小姐少爺如今都已是中年人,且已各有家庭,但他們仍會不時探訪顏姐。

買餸後頭暈臉青唇白

70歲捱不住才退休

顏姐打工到70多歲時,有一段日子,她經常覺得渾身不舒服。

有一天,她買餸後準備回家時覺得頭暈,過後,她因等不及小巴就截的士說上半山,司機見她臉青唇白,便關心的問:“婆婆,不如載你去醫院。”

結果,顏姐一口回拒,並死撐著回到家後才整個人軟下來。

“這時,我就知道自己的身體不爭氣了,也捱不住了,所以,我就開始準備退休。”

她嘆息說,她離開唐家大宅那天,“個心都好唔捨得。”

當時,菲傭更哭着叫她留下。“但畢竟每份工都不能打一世。所以,我話我走喇,妳好好照顧兩個老人家。”

說罷,她就掉頭搬着幾袋衣物上了德士,走得很瀟灑。

紥辮拒婚 梳起唔嫁

媽姐多是自梳女

媽姐(讀音:馬姐)是南中國的傳統風俗,當中大部分人都是自梳女,即指未婚女子把頭髮盤起後就像是已婚婦女一樣,並須在資深媽姐面前進行自梳儀式,然後紮起一條大鬆辮,平日穿白衣黑褲,以示終身不嫁,同時亦拒絕婚姻及性行為。

這些媽姐多是來自廣東順德,當年曾以繅絲為業以維持生計,但1930年代,絲綢業式微,不少自梳女依然希望能自食其力及經濟獨立,不靠男人養,因此,她們便遠赴南洋,即如今的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和澳門等地當家傭。

此外,一般媽姐都會與其他姊妹義結金蘭,並湊錢買間姑婆屋,待退休時便入住,並互相承繼資產。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