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良醫

【老年科專題】了解病情減輕衝擊 失智症早知道早診治

文◇楊倩妮 整理◇梁盈秀

(檳城訊)在區分失智症和阿茲海默症這兩者之前,先想想如果有一天,親人出現失智症,到底要不要告訴他?若被告知失智症,他會不會因此而憂郁,不積極治療?如果是你,又是怎樣呢?

Advertisement

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ADI)數年前調查顯示,90%以上患者都希望被告知診斷結果。據檳城中央醫院老年精神專科顧問鄭友耀醫生(Dr Teh Ewe Eow)的觀察,本地失智症患者亦然,但也有不少個案是在病情中、後期才確診的,此時可能已不具有了解或討論病情的能力。即便如此,醫生也會先了解個別情況,包括詢問患者和家屬知情意願。

為了避免造成太大的刺激,醫生公布病情時會對用字遣詞有所顧忌嗎?

檳城中央醫院
老年精神專科顧問鄭友耀醫生

認為“偶爾健忘”因老了

ADVERTISEMENT

他指出,談到失智症,許多人會聯想到舊稱“老人癡呆症”,腦海中浮現的往往是病情較嚴重的畫面,例如完全認不得人或生活無法自理等,這樣一來的沖擊就很大。

“我認為更重要的不僅是正名,而是公布結果之後的進一步解釋。”

他說,失智症非單一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可由多種病因所致。由於腦細胞出現退化,患者的認知功能,包括記憶、思考、行為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有所影響。雖然他們的病情通常會隨着時間退化,但速度存在個別差異。根據現有數據,從初期失智症進展至末期,平均需要8至10年的時間。

“有一些個案會在2年內退化得很快,但也有一些患者的病情維持至20年以上,我們很難去預測這一點。目前臨床上針對失智症的藥物和非藥物治療可以達到延緩病情惡化的效果,同時加強自理能力、提升生活品質和自尊。我們希望通過這些解釋,能夠減輕患者或家屬受到的沖擊,而若患者能接受病情,治療計劃的配合度會高一些。”

事實上,患者不聽解釋、也不承認自己有失智症的情況也挺常見。他們通常會認為,孩子帶自己到醫院檢查是沒必要的,自己的記憶力沒問題,“偶爾健忘”只是因為老了。這種情況下,要患者乖乖配合服藥的難度倍增,家屬又該怎麼辦呢?

他解釋,有些長者會抗拒診斷,家人可以”為求安心“嘗試說服長者接受檢查;醫生也不必強求患者接受診斷,不過在強調治療有助長者的記憶功能的前提下,患者通常會轉變態度接受治療。

“尊重患者就醫的自主權,維持良好醫患關系非常重要,有助於鼓勵患者積極治療或采取預防措施。

初確診自殺風險增加

“只有當認知功能退化至影響了生活能力,才被定義為失智症。有時,患者只是智力功能測試未達滿分,或存在些許認知功能退化的征兆,可能只是輕微認知障礙。由於未來可能有失智症的風險,他們需要定期複診追蹤。一些心態比較正面的個案,也會很樂意討論在日常生活中能做些什麼,以減輕失智症風險。”

“其實非藥物治療是控制病情的重要一環,家屬可以從這方面下手,包括控制好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三高’和健康飲食。”

他指出,不過,若失智症患者出現行為精神症狀,如妄想症或憂郁症等,甚至有暴力或自傷傾向,家人可以考慮強制讓患者接受醫藥治療。

“聯想到失智症患者可能因為認知功能、判斷力或日常生活功能逐漸減退而感到絕望無助,是否自殺率也有所提高呢?”

鄭友耀表示,整體上失智症患者的自殺率並沒有比同年齡層來得高;不過,初確診或歲數較輕的組別,自殺風險的確有所增加。

他指出,出現自殺想法與付諸行動兩者之間仍存在一段距離。中後期的失智症自殺率反而偏低,或許是由於他們已經少了把自殺想法付諸行動的能力。另外,他們日常生活的依賴性增加,常有照護者在身邊,也是降低自殺風險的因素之一。

“當患者有憂郁、絕望的情緒,是能夠通過藥物治療如藥物或電痙攣療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以降低強烈的自殺念頭的。”

長期心理壓力

照護者需被同理支持

在大眾將焦點放在患者的身心健康時,亦不可忽略照護者所承受的生理和心理壓力,有時更甚於患者,卻無處抒發、無人分擔。

“照護者的長期心理壓力,會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甚至產生輕生念頭。照護者需要被同理,也需要實質上的分擔與支持。”鄭友耀說道。

3大步驟助照護者

照料失智症患者並不簡單,伴隨而來的經濟壓力和精神負擔,十分容易引起照護者的憂郁、焦慮和壓力。有這些負面情緒並不可恥,可以通過心理輔導或醫藥治療改善,照護者要優先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

他分享,若周遭之人察覺照護者有憂郁或輕生跡象,可以通過3大步驟,即1問、2應、3轉介來幫助他們。

他也提及,在照護失智症長輩時,家庭成員之間應分工合作,讓主要或直接照護者擁有喘氣空間。

“我們一直在提倡照護管理者(care manager)和照護者(caregiver)的概念。前者的主要負責工作安排和資源尋找,而後者為直接照護者,理想的扮演者是超過一個,以輪替休息。然而,現實生活中常見的是,患者通常由社會經濟地位較低或無業的子女負責,而出錢最多往往等於話語權最大,這是十分不健康的現象。”

照護者這份工作,可不是能打卡下班就撒手不管的。若只丟給一個人負責,除了時間被綁死,沒有機會好好休息,還可能影響家庭關系。他以一名女兒為例,由於長時間地照顧失智母親影響夫妻感情,令她盡孝道的同時卻又對丈夫心生內疚,而親手足卻還埋怨自己沒照顧好母親,心理壓力何等之大。

照護管理者作用大

“不但如此,直接照護者也沒有時間尋找資源,而他們所需要的不僅是情緒上關懷,還包括實質性的支持如輪班、經濟支援和知識性的學習。這時候,照護管理者就起到很大的作用,能夠讓身邊的人一起來分擔責任,亦能尋找資源以分享,例如失智症的互助團體、資訊和照護技巧等。”

他強調,眾人應了解就算照護者做得再好,也不能百分百避免患者出現狀況或問題,足夠的支持、信任和包容是非常重要的。照護者也要照顧好自己,盡可能不忽略其他責任,例如夫妻、親子等關系,以避免加深內心的自責感。

失智症照護者可能會因為不堪重負而浮現輕生念頭,但有時候,他們也會因為視照料患者為自身責任而獲得存在價值。這將成為避免他們走上絕路的正面因素。鄭友耀建議,照護者可以重新思考自己為何肩負起照顧之責,嘗試從中獲得正面價值觀。

“當一個人決定成為照護者,是值得做這個反思的,當然答案也沒對錯。最理想的答案是出於對某某家人的愛‘雖然感到壓力,但這是自願的選擇’。有正面的價值‘加持’,幫助非常大。”

他補充,這種親人之間的愛是不能被強迫的,如果雙方沒有這種感情,或從以前開始關系就不太好,照護者的壓力就會更大,因為這份責任是被逼、非自願的。若答案是迫於無奈,可以考慮是否有其他選擇,例如托付療養院?

強化自願或愛成分

他解釋,這並非是要得出“為了避免照護者辛苦,就不照顧失智症親屬”的結論,而是轉換角度、考慮多種方案,以嘗試減輕壓力和心理負擔。若能強化“自願”或“愛”的成分,更易於用正面的態度去面對這份責任,因照護過程中這份價值將一直被強化。”

以上的說法很理想,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並不能要求一個人去愛某個人。

“這種時候,宗教信仰亦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有些人會視照料失智父母為修行或修福報的機會,這也未嘗不可。另外,我近來也碰見一名60余歲患者,仍細心照料年過80的失智母親。她的說法是,子女對自己的行為‘有目共睹’,因而也變得更孝順了。因此照護者除了有付出和負擔,亦有其他的意義存在。”

檳城中央醫院
老人醫學內科顧問
羅宗明醫生

診斷失智

評估需6個月時間

問1:父親性情轉變和記憶力衰退等症狀已有兩三個月,也檢查出腦萎縮,為何醫生需要觀察6個月才能確診失智症?是否會錯失黃金治療時期?

答1:首先,失智症是一種慢性疾病,如果患者的記憶力在數月內急劇退化,需檢查是否由嚴重問題所致,例如中風、腦瘤或腦膜炎,又或是甲狀腺腫大、維生素B12缺乏等引起。因此,醫生一般進行血液或腦部影像掃描,主要是為了排除這些問題。

至於腦萎縮,並不等同於失智症。研究顯示,腦萎縮與腦部認知或功能受損是沒有關聯的。一個人或許被發現腦萎縮,但仍然可以工作,進行決策;有的人的大腦看起來沒問題,卻已嚴重失智,生活無法自理。腦部影像掃描的確可以通過觀察腦部特定區域,幫助診斷阿茲海默症或血管性失智症,但並非所有類型的失智症。

因此,臨床上診斷失智症還是以症狀為主,評估時間一般為6個月。關於“最佳治療時機”,基於藥物效果尚未十分理想,失智症的首要治療不是藥物治療,也不如急性病那樣十分迫切的。

鼓勵長者培養嗜好學新事物

問2:行管期(MCO)間被關在家中,父親失智症明顯惡化,少動是否是主因?

答2:預防失智症要從小做起,多動腦是關鍵之一。因為學習能制造“認知儲備”,與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相比,儲備功能可幫助大腦將記憶力保持更長的時間。

如同將更多錢存入銀行,流失時不會那麼快變窮。我們也了解許多長者當年未必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不過這種學習不一定是課堂上的,主要是在面對新事物時保持熱忱,我常鼓勵長者培養新嗜好,學一種樂器、歌曲或舞蹈也很好。

另外,人到中年也要降低中風的風險因素,譬如避免抽煙、控制好“三高”、體重與多運動。到了晚年要注意避免衰弱,攝取足夠的營養,一樣要多運動和維持社交圈子。

許多長者由於無法開車、經濟因素或生理問題無法出門時,也會退化得很快。因此就算是退休了,也要記得退而不休,學習新事物,維持或追求自己的夢想吧!

接種疫苗減輕入院死亡風險

問3:為何失智症者經常得到肺部或尿道感染?該怎樣預防?

答3:無論是否有失智症,我們都鼓勵根據大馬《成人免疫接種指南》建議,透過疫苗接種減輕入院、並發症或死亡風險。對長者而言,最重要幾款疫苗為流感疫苗、帶狀皰疹疫苗以及肺炎鏈球菌疫苗。至於泌尿道感染,則要攝取足夠水分(除非有疾病限制)、注重如廁後的清潔等。

由於認知功能受影響,有時失智症者難以表達或察覺自身的不適,這時就特別依賴照護者的細心和警惕。

他們需要了解患者平日里的行為是如何的,若突然變得坐立不安、脾氣較壞或不肯吃東西等,可能得留心觀察或去檢查。有時驗血驗尿也未必找出原因,例如便秘,因此排便排尿次數也是需要留心的地方。

了解症狀觸發點尋解決方法

問4:失智症不是記憶力衰退嗎?怎會先出現幻覺呢?

答4:人腦具有許多功能,並不只是記憶,只是大多數人沒有察覺而已。大腦認知功能高達十余種,包括洞察力、執行能力、語言能力(聽讀寫)、專注力、信息處理、空間意識、疼痛感等。舉例,在熟悉區域迷路、聽不懂他人的話、無法給予適當回應、無法規劃行程和錯過約定時間等,都是失智症的一些認知障礙的表現。

與此同時,患者也可能出現行為與精神症狀,例如無法抗壓,在被催促時會大發雷霆。一般人會了解何種行為在公共場合是恰當的,例如不脫衣服或大喊大叫,但是他們可能無法理解。

視覺幻覺、聽覺幻覺和妄想症(delusion)等也被歸納在行為與精神症狀中,這些經常是成為家庭成員不合的導因。例如患者會疑心重,懷疑他人偷竊或另一半出軌,為此堅信不疑,同時也是家屬帶來就診的主因。

正因如此,失智症患者的症狀都有獨特之處,有些人的語言能力受影響較大,有些則是空間意識。大致上,記憶里會是最早被發現或受影響的。

抗拒服藥先不采取藥物治療

問5:失智症者抗拒吃藥怎麼辦?可不接受藥物治療嗎?

答5:坦白說,現有的失智症藥物效果不堪理想,因此患者所需要的首要治療為非藥物治療。針對患者的非藥物治療,雖然尚未有充足的醫學證據,但是通常會建議借由環境的調整、活動的安排、溝通方式的改變、認知訓練、按摩和芳香療法、寵物治療或藝術治療等,改善他們的精神行為症狀,提高他們的認知功能。需注意的是,家人也不建議規定患者進行某些活動,例如他們以往也沒有特別熱愛數獨或拼圖,強迫反而會適得其反,因此方法需要因人而異。

目前臨床上有4種藥物獲批治療失智症,雖然並非毫無效果,但家屬和患者不能抱有太大期望。藥物可以幫助患者的日常生活、緩解症狀,變得更安定,可能也會減緩惡化速度,但是僅此而已,並不會逆轉病情。

這些藥物的副作用也算安全。不過,當患者的精神與行為症狀變得嚴重,威脅到自身、周遭之人的安全,或影響照護者提供基本照護時,就需要給予一些精神疾病的藥物進行控制,而這些藥物的副作用就比較大。

若患者真的抗拒服藥,我會建議先不采取藥物治療。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藥廠知曉患者可能有服藥或吞食藥丸的困難,也推出了可溶於水的藥劑或身體貼片,這些都有助於克服患者抗拒服藥的問題。

(解答◇老人醫學內科顧問羅宗明醫生)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