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即時國內

【經濟報告書】謹慎管理債務 政府債務料減10%

配合昌明經濟框架,政府立志重組經濟、重建國家財政韌性和能力,為減低債務及負債風險,加上對穩健融資策略需求,將致力於謹慎管理債務,放眼聯邦政府整體債務在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占比,明年料可減少約10%。

《2024年經濟報告書》指出,鑒於國內債務資本市場流動性充足且富有彈性,將全面透過國內市場進行融資,此外將重點通過減少發行短期債券及未償還貸款,以管理再融資風險,從而確保債務期限結構組合良好。

Advertisement

報告書預期,聯邦政府債務明年底料占GDP的約64%,主要是為第12大馬計劃(12MP)下的戰略發展項目提供資金,其中包括防洪計劃、中樞大道(Central Spine Road)、泛婆羅洲大道和砂拉越高速公路、往返柔佛新山及新加坡的柔新捷運系統(RTS)、以及國家數碼網絡計劃(JENDELA)。

截至今年6月底,聯邦政府債務占GDP的61.9%;去年則為60.3%。

為應對未來挑戰,政府致力通過大膽的財政改革舉措鞏固財政,因此,債務占GDP的比率預計可在中期內趨低。

報告書披露,政府將在保障人民福祉的前提下,繼續確保財政和債務的可持續性。

ADVERTISEMENT

縱然全球經濟持續遭遇逆風和挑戰,政府將致力於堅持中期財政框架戰略,以及建議的公共財政和財政責任法案(FRA),降低債務在GDP的占比。

此外,政府也將繼續遵循數項原則管理債務,當中包括遵守規定的債務條規,並優先考慮國內融資,已達致降低政府債務水平和擴大財政空間的終極目標。

減少危機相關特殊借貸

聯邦政府2020年至2022年期間,能夠動用逾2800億令吉,融資應對冠病疫情相關措施,惟隨著經濟在疫情後複蘇,政府將減少與危機相關的特殊借貸,以符合整頓財政的努力。

報告書指出,史無前例的巨額借款完全來自國內市場,這表明國內資本市場運作良好且富有韌性,能夠在外圍大環境充滿挑戰下,作為債務管理戰略的良好推手,因此政府將繼續實施審慎的債務管理策略。

對此,政府將優先考慮發行以馬幣計價的中長期債券,除了進一步支持國內資本市場,同時也能降低外匯風險。

總貸款2285億

報告書預期,聯邦政府今年的總貸款將達2285億令吉,占GDP的12.4%,其中932億令吉用於赤字融資,而本金償還則為1353億令吉,故需有效的借貸計劃彌補財政赤字和再融資屆滿債券。

在2285億令吉的總貸款中,大馬政府債券(MGS)及大馬政府投資票據(MGII)料分別達910億令吉(占比39.8%)及950億令吉(占41.6%),餘下的18.6%或425億令吉將通過發行國庫債券取得。

我國在疫情期間史無前例的舉債,大舉推高聯邦政府債務水平,至今也還持續沖擊公共金融,基於債務在GDP占比仍高居不下,加上落實第12大馬計劃所需的融資,政府維持法定債務上限占GDP的65%。

報告書披露,截至今年8月底,包含MGS、MGII及大馬伊斯蘭國庫債券(MITB)在內的法定債務,在GDP的占比為59.9%,仍低於法定債務上限。

截至今年8月底的公共債務,達1兆1471億令吉,或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2%。當中,以馬幣計價債務仍是最大占比達97.4%,餘下2.6%為外匯計價債務。

根據報告書,聯邦政府撥出461億令吉或15.2%的收入,支付債券利息;2022年為413億令吉或占收入的14%。而今年的債券利息占收入比重比2022年來得高,主要是因為債務水平增加,大部分的債券利息是付給國內發行債券,約453億令吉;離岸貸款則為8億令吉。

在外債方面,截至今年6月底增加6%至1兆2131億令吉,或占GDP的65.6%,主要是更高離岸貸款、非居民持有的以馬幣計價債券,以及非居民存款所致。

整體而言,我國的外債仍處可控範圍,中長期債務比例高達58.2%,短期債務比例則是41.8%,無論如何,外匯儲備有足夠保障,可減低短期外債的再融資風險。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