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副刊

【矜矜樂道】有底氣

在那段期間,我非常清醒。我知道什麼是自己需要的,什麼是自己想要的。需要的,即使再貴也不能省;想要的,即使再便宜也沒有必要花。

臉書的歷史回顧功能,讓我每天都能回味之前在歐洲流浪的日子。

Advertisement

其中的一篇,是我在北愛爾蘭的日記。連續兩個休息日,宿主都把我載到首都Belfast的市區,我一個人走走逛逛。因為要省錢的關系,第一天我帶了個飯盒,到麥當勞買了一杯咖啡,吃自己的食物,再使用它的無線網絡和廁所。背包客就是這樣,希望以最少的錢走最多的路。

第二天,我帶了炒米粉,本來也打算到麥當勞。早上,當我在市區下車時,宿主在車子里向我招手。我走回去,她塞了一張20英鎊的鈔票給我。我本來不肯收,她卻堅持叫我拿去,並說:“Today you can have fun.”有了零用錢,我就不必去麥當勞,可以到別處找樂子了。我在市集買了想吃的食物,又用4.90英鎊買了一張戲票。因為,我已經一年多沒有踏進電影院了。

回想在歐洲的日子,我過得很節儉,可是卻很快樂。一個下着細雨的清晨,一個寧靜又舒適的畫面,就會讓我感覺很滿足。因為,我不必每天為掙錢而煩惱,不必看老板的臉色。

然而,沒有錢也有它的苦惱。看到想吃的食物,我會猶豫。我該買嗎?我已經吃了正餐,只是要過一過口癮而已,我需要花這錢嗎?區區的幾英鎊,我都會想很久。有時候,我會寵一寵自己,買給自己吃;有時候,我會把錢省下,花在別的地方。其實,花那一點食物的錢,並不至於讓我過後要餓肚子。只是,在一趟長途旅程中,如果不做好旅費規劃和管理,今天想買這個,明天想買那個,很容易就會超出預算。

ADVERTISEMENT

所以,在那段期間,我非常清醒。我知道什麼是自己需要的,什麼是自己想要的。需要的,即使再貴也不能省;想要的,即使再便宜也沒有必要花。當然,也不必對自己過於苛刻。我也會花一點小錢讓自己開心,比如用3英鎊買到一條漂亮又可保暖的圍巾,就會讓我開心一整天。

來到旅途的尾聲,我遇上了一名患有“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沙發主,他帶我到一個非常漂亮的海島露營,我們在海邊搭吊床睡覺。然而,他在那幾天一直用言語傷害我,對我冷暴力,我因為那件事而受了蠻深的傷,每次和別人說起都會哭,花了好一段時間才痊愈。當時,如果我能果斷地丟下他,自己去住酒店,我會開心很多。只是,想到度假勝地的房價每晚也要大概100歐元左右,我就放棄了這個念頭,繼續留在他身邊。

選擇寄人籬下 就得忍氣吞聲

其實,我是有選擇的。我不是花不起那筆錢,即使去住酒店也不會讓我的旅費超支,我只是覺得沒有必要。同樣的錢,花在別的地方,我可以做很多事了。說到底,我沒有底氣。有底氣的話,我大可灑脫地離開,不再讓他繼續傷害我。

這里的底氣,指的是錢。在這件事上“想要”和“需要”的界限比較模糊。我不想要繼續忍受他無理又傷人的對待,可是我真的需要花一筆額外的費用去擺脫這個人嗎?還是我可以以最經濟的方法,去解決這件事?於是,我選擇了啞忍。因為,雖然露營的食物是我買的,不過炊具、吊床等等都是他的。我選擇“寄人籬下”,就得忍氣吞聲。結果,我高估了自己的忍耐程度。我幾乎崩潰了。

如今回想起來,覺得我們除了需要分清“需要”和“想要”以外,底氣也是非常重要。這個世界很現實,金錢雖然不是萬能的,可是不能否認它確實能夠解決大部分的問題。所以,我正努力地當一個有底氣的人。

有底氣,固然可以滿足很多自己的“想要”,然而更重要的是可以拒絕一切自己的“不想要”。

(光明日報/副刊專欄‧作者:梁韻矜)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