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無障礙旅行】籌謀無障礙行程 讓身障者也能開心出遊

文◇張淑媚《明報》

(香港訊)去旅行,需要周詳計劃,對以輪椅代步人士和照顧者來說,更是巨大挑戰。單是輪椅運送寄存,已需大量準備工夫,還要籌謀無障礙交通、食宿、觀光行程等,每項都似是“不可能的任務”。

Advertisement

阿歡為滿足女兒去旅行的心願,精心籌劃,與女兒一起衝出comfort zone(舒適圈),換來開心愜意的旅程。

她們的故事,從離家遠點也不安,到年年出遊。

疫情“停飛”3年後,在“報復式旅遊”的人潮中,包括了阿歡與女兒的身影,去年底日本開關,母女倆已暢遊東瀛。其實疫情前兩人每年出遊一兩次,去台灣、東京、大阪等,次數頻密得如“回鄉下”一樣。

15年前當時年僅12歲的女兒因脊髓發炎,下肢失去活動能力,需靠輪椅代步,自此阿歡全天候照顧女兒起居飲食。自女兒需輪椅代步後,莫說旅行,她連離家遠一點也感不安,怕陌生地方不利輪椅出入。

ADVERTISEMENT

輪椅使用者出遊,可選擇距香港較近、無障礙設施較完善的地方,如台灣野柳地質公園設有斜台,方便輪椅行走。

一手拉行李一手推輪椅

阿歡表示,以前沒有想過去旅行,直至女兒讀中四、中五時提出想去東京玩,兩人膽粗粗出門,且行且試。

回想起初次與坐輪椅的女兒出門,阿歡說其實很擔心,“我什麼都不懂,怕應付不來”。從聯絡航空公司安排輪椅寄艙,到找適合酒店,都要細心安排,即使簡單如拖行李箱,對她而言都不輕鬆,曾試過傾盆大雨下,一手拉大行李箱,一手幫女兒推輪椅,辛苦又狼狽。後來旅行越去越多,慢慢累積經驗,兩人有如隊友合作“?手共?”,現在從訂機票、酒店,到計劃行程,早已駕輕就熟。

與輪椅使用者出門旅行,照顧者難免忐忑不安,雖然做足計劃,但總擔心結果不似預期,“心情很矛盾,既開心,又擔心”。

不過,阿歡說,平時負責全天候照顧女兒,只有與女兒一起才有旅行的機會,“旅途上每刻只想下一站去哪裏玩、吃什麼,有如充電一樣。”

規劃方向做好功課

旅途收穫難能可貴

傷健人士結伴同遊,看似困難重重。香港傷健協會傷健學院助理經理蘇偉健在疫情前,有多次帶領殘疾人士外遊的經驗,有坐輪椅的朋友跟他說:“每去完一次旅行,覺得自己成長10年。”

旅途上收穫,對輪椅人士和照顧者均是難能可貴。

香港傷健協會傷健學院
助理經理蘇偉健

地點選擇 古蹟名城多不便

規劃行程時,蘇偉健建議從幾個方向考慮:

第一,較近香港的地方,毋須搭長途飛機;

第二,剛舉行過大型盛事的地方,通常無障礙設施會大幅提升;

第三,鐵路系統較完善的城市,“雖然可以坐巴士,但低地台巴士在外國其實很奢侈,連日本也無法做到100%”;

第四,以古蹟聞名的地方或較不便,“尤其有很多世界文化遺產的地方,當修葺時面對很多限制,如行人路若是石春路,屬古蹟一部分,不可剷走變石屎路,否則會被扣分降級”;最後,人亦是重要元素,“即使設施不太完善,但當地人的熱情可以搭救”。

阿歡分享,在日本坐地鐵,一入閘就有職員主動提出幫忙,專人帶她們去月台,在台灣亦然,“但在香港很麻煩,需要特地走到客戶服務中心找人幫忙。”

綜合兩人經驗,東京、大阪、台北、新加坡,以及內地部分城市如深圳、西安、重慶等都適合輪椅人士出遊。

訂機票選位

首排座位非所有傷殘人士適合

無論傳統航空公司還是廉航,同樣有責任協助輪椅人士登機,不過,蘇偉健提醒,“小型飛機通常不會有無障礙洗手間,較大機型才會有,但所謂的無障礙洗手間只是多了扶手,馬桶和洗手盆較矮。”

因此,部分不良於行的傷殘人士,會選擇使用尿片,或上機前先去洗手間,而飛行期間盡量減少飲水。

訂好機票後,宜盡早與航空公司溝通輪椅安排,告知輪椅相關資料,如輪椅類型(電動還是手動)、型號、尺寸、重量、託運安排等,並安排輪椅在登機櫃位和登機閘口接送。

座位該怎樣選?蘇偉健指出,視乎傷殘人士行動能力,如果完全無法步行,航空公司或安排較前座位,甚至前面無椅子的座位(飛機各區第一排座位),活動空間較大。但第一排座位亦非所有傷殘人士適合。

阿歡說,試過坐第一排,但扶手無法升起,最後需要空服人員將女兒抬起,高過扶手,才能就座,自此知道第一排不適合。“至於一些能自己過?的傷殘人士,下肢有一定活動能力,會選擇接近洗手間座位,減少步行距離。”

網上有不少有關景點的無障礙資訊,亦可參考網友分享,編排行程時可多留意。

出發 必備電動輪椅說明書

“我們通常早3小時到機場,試過有很多層出不窮的事情發生。”蘇偉健尤其建議電動輪椅使用者提早到機場,提醒需帶同輪椅出廠說明書。不同航空公司對於寄艙與上機輪椅有不同要求,建議出發前提早與航空公司了解。

一般而言,大部分電動輪椅可寄艙,至於鋰電池驅動的輪椅,如果符合航空公司電池重量、電量等要求,可將鋰電池拆出和絕緣後帶上機。部分輪椅款式鋰電池較重,有輪椅人士會找廠商將電池換成鉛酸電池或gel電,就可寄艙。

電動輪椅寄艙前,航空公司或要求檢查電動輪椅,甚至即場將電池拆出,“這裏會有很多爭議,有些電動輪椅一拆開就會失去保養,所以通常需提早到達機場,帶上輪椅出廠說明書,證明輪椅不能拆開,或者包上絕緣膠紙,保證不會通電。”

部分輪椅人士會自備工具,以便需現場拆開和安裝輪椅。“試過同一間航空公司去程時不用拆,回程卻要,我們都會在去程時請航空公司將相關資料交付回程機場的地勤人員,證明這部輪椅是安全的,毋須再動任何地方。”

手動輪椅則較為簡單,同樣要按照航空公司的安排,視乎輪椅尺寸、重量,決定寄艙還是直接上機。阿歡女兒平時習慣用手動輪椅,“我們會跟航空公司要求,自家輪椅坐到飛機閘口後才寄艙;然後轉用飛機內的小輪椅(skywalker)上機,到?後亦會要求坐自己的輪椅。”

行程 街景圖了解現場環境

計劃行程,究竟是參觀古蹟、賞花還是購物?對輪椅人士而言,先考慮前往地點有沒有無障礙設施更為重要。

阿歡分享,“現在上網可找到景點的無障礙設施,如出入口有沒有樓梯、是否可讓輪椅通過,日本其實做得不錯,大部分地方都可以去到。”

除可看當地YouTuber分享,最常用的是Google Maps,蘇偉健指街景圖可實際了解當地街道情況,亦可到各地政府或旅遊局的無障礙旅遊網站,“東京、新加坡、悉尼的無障礙資訊很齊全,部分網站還會有無障礙路線推介,值得參考。”

不過,有時做足準備,仍可能出意外。有次阿歡與女兒打算到東京一個公園賞花,“但整個公園都是碎石路,鋪滿石仔,雖然沒有樓梯,但推輪椅都很吃力,最後放棄不入。”

難得出遊,不少人都想用盡時間,將行程排得密密麻麻,玩盡每一日,輪椅人士亦不例外。

蘇偉健提醒,“自由行新手不要太貪心將行程排得很密,因為旅途中的變化可以很大,未必如想像中順利。通常每日2個地方,最多3個;中間可回酒店休息一下,量力而為。”

酒店無障礙客房有較多扶手、淋浴空間較大等,適合輪椅人士入住;但無障礙客房數量有限,宜盡早預訂。

飲食住宿 訂無障礙客房須做功課

旅行,品嘗美食是指定動作!阿歡卻說:“日本的地舖餐廳基本上都有一、兩級台階,而且面積比較細,部分還要落到地庫,所以我們主要去商場、food court。”

蘇偉健也同意商場較適合,“附近還有升降機、無障礙洗手間,方便輪椅人士吃完飯可去洗手間。”

住宿方面,“無法自己過櫈的輪椅人士,建議入住有無障礙設施的酒店房間。”

蘇偉健指出,通常會有較大的淋浴間,有很多扶手,以及位置較低的花灑等,“如果去日本,還要留意酒店有沒有升降機,部分較舊的酒店未必有。”

現在不少酒店預訂網站可篩選出無障礙酒店房間,資料尚算詳盡,但他提醒不可盡信,“大家對無障礙客房的定義可以很廣闊,有些床較矮、通道較闊就自稱是無障礙客房,建議多看評價。而且每間酒店的無障礙房間數量有限,宜提早預約。”

行李 病歷殘疾登記證傍身

帶備平時需要的輔助工具,如助行架、拐杖等;當然也要準備充足藥物,為保險計宜帶備病歷證明,一旦不幸遺失藥物,可以病歷證明到當地藥房配藥。另亦可提早告知航空公司相關病歷,萬一在機上有任何不適,空服人員也能對應。

“如果是一些不明顯殘疾的人士,建議帶同殘疾登記證或醫生證明。”他曾聽過有航空公司對殘疾人士的身體狀況有懷疑,或需出示證明釋疑;此外不少景點都有殘疾優惠,或需出示殘疾證。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