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渾忘春秋】莫忘來時路

我的好朋友王孫文傳來一則報導,讀來甚為有趣,是關於吉打州一個小鎮多皆(Tokai)的地方考察。據說這個小鎮的名稱跟中國清朝的一名將領有關,但經過學者考證,認為多皆是清末時期一位頗富名望的商人林道解的名字對音。根據所知,林道解祖籍廣東新會,其拼音名字是Lam To Kai,道解的粵語發音為To Kai。

記錄先人南來足跡

Advertisement

讀了這則報導,意猶未盡,於是聯絡王君,並對這則報導給予肯定。王君的回應令人感動,他表示必須將口述歷史,或者地方志給寫下來,這才能為野史提供根據。雖然有關當局不會在意這些與華人先民有關的地方志,但我們必須將先人南來的足跡給記錄下來。

王君作為吉打州本同縣委會主席,也是多皆前任村長,他還是多皆文德華小董事長,曾經在2019年在文德學校前貼上“道解埠”三字,更在學校後段空地開闢了一個公園,取名道解公園。可見王君對多皆這片土地的摯愛,他要盡他所能,將多皆的地方歷史還原,這份精神令人欽敬。

王君通過口述歷史保留地方歷史,反映了華人作為中華民族可貴的傳統文化精神。我們看人類文明史,中華民族保留了完整的歷史脈絡,兩千多年,從漢朝司馬遷的《史記》開始,直到民國初年,歷朝歷代都有正史記錄,也才有了《廿五史》,這還不包括司馬遷之前的各種歷史記錄,以及歷代以來的地方志、野史等。中華民族重視歷史,歷經各個時代的考驗,仍能處於人類歷史文明的最高點,不是沒有道理的。

我國華社應該要傳承重視歷史的文化精神,而通過口述歷史把先民的歷史記錄下來,就是非常好的處理方式。談到這裡,偶然想起清朝學者龔自珍的一句名言,可以作為理解歷史對於一個民族存亡的重要性。他是這麼說的,“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敗人之綱紀,必先去其史;絕人之才,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

ADVERTISEMENT

重視地方志情懷

多皆只不過是我國北馬地區一個毫不起眼的小鎮,王君如果沒有對這片土地產生鄉土之情,又怎能會有重視地方志的文化情懷呢?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我國遍地都有華人先民的足跡,他們在這片土地上和各民族胼手胝足,締造多元文化的美麗國家,他們留下很多事跡有待後人去發掘和整理,相信必定能夠啟迪後代子孫,並促使這個國家文化走向更美好的前景。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王楨文)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