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渾忘春秋】母語教育官司落幕

轟動我國教育界的華淡小違憲官司,經歷了長達4年余的訴訟過程,在前幾天聯邦法院拒絕發出上訴准令給大馬伊斯蘭教育發展理事會和馬來作家聯盟之後,這場被譏為荒唐鬧劇的官司終於宣告落幕。

根據董總和教總的代表律師黃觥發表示,聯邦法院拒絕發出上訴准令之後,表示上訴方不能就此案再次提出上訴。他也進一步表示,日後其他非政府組織也不能以同樣的條款提出挑戰,因為法院已將此案裁決為“既判案”。

Advertisement

母語教學本就無違憲

對華社而言,這起無聊的官司已經走進歷史,華小和淡小使用華文和淡米爾文來進行教學,原本就沒有違憲,卻不幸被有心人士胡搞瞎弄。而聯邦法院拒發上訴准令,也為華社捎來大好消息,實在值得慶賀一番。今年拜天公的那一晚,我還燃放了特長鞭炮,以示慶賀。

從早期所了解的我國華文教育歷史,我就知道我國華教抗爭的理據,除了秉承《世界人權宣言》和《馬來西亞聯邦憲法》的精神,就是華社基於傳承民族文化的決心。這麼多年來,華社敢向各種不合理教育政策進行抗辯,多少華教鬥士的故事,不僅在華社廣傳,也感動了不少國外人士。因此,馬來西亞華教的奮鬥與抗爭,已經成為廣受世人讚賞的教育壯舉。

當聯邦法院拒發上訴准令的消息傳出而成為報紙頭條新聞時,我立馬分享給香港的友人,畢竟這起事件具有鮮明的象徵意義,華文教育和淡米爾文教育作為我國母語教育的重要部分,並沒有走向像東南亞其他國家當年的下場,即在政治高壓下被連根拔起,這些時代悲劇和民族悲情也沒有複製到馬來西亞的教育版圖上。

ADVERTISEMENT

接納跨族群交融是正道

如今面對國內一些思想格局狹隘的非政府組織不時的挑釁,他們企圖通過法律途徑來襲擊各民族的母語教育,然而在明鏡高懸的公堂上,他們抬不出令人信服的道理,最終唯有自討無趣而已。

農曆新年剛剛結束,希望龍年帶來吉祥如意,我國各民族母語教育經歷了數十年的偏差政策的糾葛,也面對各種狹隘思想的衝擊,早已練就一身銅皮鐵骨,加上當前國際形勢已經改變,網絡科技也顛覆了傳統生活方式,各族人民唯有接納跨族群交融,讓國家文化在和平中締造精彩,才能打破思想僵局,這才是國之大幸!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王楨文)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