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渾忘春秋】史觀影響未來

前幾天一位朋友在手機群組裡分享台灣立法委員高金素梅對文化部長史哲的質詢,談到文化部在2月底推出一部《1624》歌仔戲,據說是台灣前所未有明星之多、動員之眾和預算之高的舞台劇。

高金素梅認為劇中內容以1624年台灣被荷蘭人占領作為歷史開端,並從“海洋史觀”角度來美化17世紀歐洲大航海時代的殖民史實。

Advertisement

史實不容扭曲

對於台灣當前的政治環境,肯定有不同的解讀。過去的歷史遺留下很多問題,至今無法解決。從關心中華民族的角度來看,無論哪一方,都希望和平相處。我們當然可以理解台灣堅持要走自己的路,甚至不惜重塑史觀,力圖撇清跟中國的任何關係。

即將卸任的蔡英文總統,曾於2017年10月出訪南太平洋友邦,先後抵達馬紹爾群島、吐瓦魯、索羅門群島等國,她的外交部次長吳志中表示,這次出訪也是一趟尋親之旅,三個國家雖然分別位在密克羅尼西亞、波利尼西亞及美拉尼西亞島群,但和台灣一樣皆是南島語族大家庭的一部分。

我回想起一年前曾到台灣的台南一遊,並在台南市最具代表性的古跡——安平古堡消磨了一個下午。

ADVERTISEMENT

在古堡的展覽室中,我看到一段台灣簡史,令我印象特別深刻。簡史從1624年講起,並把台灣的歷史分期,簡單劃分為荷蘭東印度公司時期、明鄭時期、清領時期、日治時期等。看到這樣劃分歷史時期的方式,感覺到這四百年來,台灣是處在外來者的統治中度過各個歷史時期。相信這樣的史觀,已融入歷史課程之中。

根據長期以來的觀察,看到台灣這三十年來的政經文教發展有一定的成就,也了解兩岸形勢和國際地緣政治的密切關係,台灣處在這個大時代中,要如何走出一條正確的道路,需要領導人展現更高的智慧才能解決問題。

重塑全民史觀

從上述歌仔戲事件,我聯想到我國國民中學的歷史教科書,沒有為各民族共同締造國家的史實作出完善的交代,將來會影響各族人民無法正確認識國家的歷史。

就舉一個很有代表性的例子,我們所熟知的葉亞來,他開闢吉隆坡的貢獻,如今在國民學校的歷史課本中遭到忽視,“葉亞來”已經變成毫不起眼的普通名字。可見史觀能夠影響視野,進而改變未來,能不慎乎?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王楨文)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