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渾忘春秋】傳承方言須有決心

近年來偶爾留意到華社有人提起傳承籍貫方言的問題,目前也沒有感覺到產生什麼普遍影響社會風氣的效應,我也相信一些團體組織正在努力,說真的,處在當前的現實環境,這並不容易。

就所觀察到的現象,現今在公開場合以自己的籍貫方言來發表意見的,也少見了,因為大家早已習慣以華語來做正式發言。

Advertisement

鄉團宜倡方言

前幾天到檳城出席一項宗親組織的晚宴,整個晚宴流程就像其他團體組織的情況一樣,有人受邀致詞、頒發紀念品和進行餘興節目等。在熱鬧的宴會場合中,聽到出席者的歡聲笑語,仔細聆聽,主要是籍貫方言為主,當然有些人在談話過程中,參雜了華語和英語。接下來聽到司儀以華語宣布開席,並邀請重要人物上台講話。數位重要人物陸續上台致詞時,皆以華語表達,致詞環節結束後,接下來是頒發儀式。至於餘興節目,可熱鬧了,上台獻唱的宗親,所唱的歌曲,不乏方言歌曲,都是耳熟能詳的經典閩粵方言歌曲,且把宴會氣氛帶動起來。

我們經常聽人感慨,家中小孩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少以方言溝通,因為在他們的生活環境中,就算不講方言,還是可以生活便利,所到之處,在華人的社區之中,只要開口講華語,基本上沒有任何語言障礙,漸漸地,方言的使用價值當然就變低了。語言的功能在於傳遞思想和促進溝通,如果一門語言失去了上述功能,那麼就無法繼續傳承下去,並走向沒落。

語言文化一脈相傳

ADVERTISEMENT

當私底下用方言溝通,上台唱方言歌曲,沒有什麼心理壓力,但為什麼正式講話的時候,就無法講方言呢?在出席上述宗親活動時,我心想如果大會司儀和致詞者都能使用籍貫方言,我相信這對維護和傳承籍貫方言必定會產生積極的影響作用。如果華社眾多的地緣性和血緣性的宗鄉團體組織能夠嘗試如此做法,就能夠在華社產生示範作用。

語言的流傳和文化的傳承是息息相關的,每一種語言的背後,必定蘊含一個族群的文化內容,如果疏遠了自己的籍貫方言,那麼對體會自己的族群文化,肯定會越來越淡泊,當前許多宗鄉組織走向老化而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其中一個原因應該與此有關,而宗鄉團體組織要肩負傳承籍貫方言的歷史責任,更是任重道遠。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王楨文)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