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副刊

【梅開千百度】關於閱讀嘛

各書入各眼,一個作家或一本書是無法討好全天下的讀者,只要有人讀了,喜歡,或學到什麼,領悟到什麼,就沒有辜負了一棵樹的犧牲。

其實,小兒子的中文程度只唸到小學四年級,儘管他很喜歡閱讀,但是,因為能力的問題,他讀不懂一些較深奧或較學術性的書。

Advertisement

以前他只讀懂兒童繪本和徐有利編畫的《哥妹倆》,後來,閱讀習慣養成了,他開始看懂紅蜻蜓出版社的少兒小說,最近,他嘗試閱讀東野圭吾、馬土土、九把刀和衛斯理的小說,他讀不明白,就會拎着書湊過來問我:“這個字是什麼意思?”

因為他自小就面對讀寫障礙的困擾,讀不懂,就無法理解,經過十多年的堅持,他慢慢地克服無法閱讀的問題,由淺開始,循序漸進,閱讀讓他得到樂趣,每一天我都會看見他捧着書,讀到興起時,他會很開心地對我說:“你看馬土土這樣寫很好笑咧!”他問過我:“我可以看村上春樹的書了嗎?”我不是不讓他讀,只是覺得時間未到,我擔心他讀不懂就會從此對文學避而遠之。

我記得好多年前有一名小朋友讀了幾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就停下來了,她對我說:“很深奧。”所以,關於品味的問題,也可能是跟能力有關,她看不懂,讀不出趣味來,她就此打住,讀不懂也可能是個性的問題,可能是興趣的問題,跟這一本書沒關係,也跟這一位作家沒關係。

我記得小兒子讀過一本有關科技的工具書,他也是沒有讀完,一他沒有興趣,二他讀不明白,我對他說沒關係,畢竟閱讀是很個人的,你不喜歡並不表示別人會跟你一樣不喜歡,即使有一本書在你眼中是一無是處,但是在另一個讀者心目中卻是如獲至寶,各書入各眼,一個作家或一本書是無法討好全天下的讀者,只要有人讀了,喜歡,或學到什麼,領悟到什麼,就沒有辜負了一棵樹的犧牲。

ADVERTISEMENT

突然想起,二十多年前,公司派我和兩名同事一起去上課,那是類似人生動力的激勵課程,其中一名同事對這類課程嗤之以鼻,我卻無所謂,我只聽很多人說過這類課程要喊口號要大哭大叫的,我抱着好奇心態去一窺究竟,坦白說,上完課後,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學會什麼叫做同理心,當我看見一個年近七十的老伯伯站起來說“我不快樂”,另一個四十歲的中年漢哽咽地說“我不喜歡我父母管得我很嚴厲”的時候,我才知道這世界上還有很多人活在迷失混亂不快樂的痛苦中,這一類人生動力課程讓他們重拾自信,即使只是經歷一小段的回春時間,也總好過永遠都陷在無法自拔的泥沼之中。

從文字中找到安慰和溫暖

那一天小朋友說她一遇上煩惱時就會隨意翻開Peter Su的書,就會從那一頁的文字中找到安慰和溫暖,那個年近七十的老伯伯也是一樣,他不快樂時就會上課,像充電一樣,讓自己有繼續活下去的動力。

每一本書都有其價值,可能我不喜歡這一本書,但卻有其他讀者覺得受用無窮,可能我不喜歡這一個作家,但卻有其他讀者覺得獲益不淺,即使對我毫無價值,但是對其他人卻是書有所值。

“我幾時可以讀村上春樹的書?”小兒子問。

“等你先讀完其他書之後。”我說。

我相信養成閱讀的習慣之後,品味和能力也是可以慢慢培養,只是需要一些時間而已。

(光明日報/副刊專欄‧作者:曾子曰)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