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即時國內

【李強訪馬】榴槤山竹成中網紅商品 李強:中馬經貿互惠互利

(吉隆坡19日訊) 中國總理李強表示,中國和馬來西亞兩國經貿發展互惠互利,而馬來西亞的榴槤和山竹等特色水果,已經成為中國網紅商品。

他說,中馬堅持合作共贏,中國已經連續15年成為馬來西亞的最大貿易夥伴國,尤其是經貿往來,不斷加深加快兩國各自的現代化進程,註入了強勁動能。

Advertisement

他指出,中馬關系已經站在新的起點上,讓兩國友好能夠時代傳承,是雙方的共同心願。

對加強關系提四點倡議

李強在馬中建交50周年慶晚宴上致詞時,就馬中兩國未來建交進一步增強,提出四點倡議。

“第一,弘揚友好傳統關系,夯實雙邊關系的根基,我們要把握好雙邊關系的正確方向,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鍵,進一步築牢政治互信,把共建中馬命運共同體貫穿到我們雙方合作的各個方面。

ADVERTISEMENT

“第二,我們要推動發展對接,持續拓展我們的共同利益,做好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馬來西亞昌明經濟框架深入對接,擴大農昌平貿易等合作,同時我們要深挖綠色能源,先進制造數字經濟等新興領域的合作潛力,更多的惠及兩國人民。”

他說,第三是深化交流互建,厚實人民相親的基礎。共同建起全球文明倡議,拓展文化、旅游、教育、體育等領域的交流合作,不斷拉緊中馬人民的情感的紐帶。

“第四,加強團結協作共同面對全球挑戰,中方願意與馬方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合力建設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共生的亞洲家園。”

安華(右三)與李強(左三)出席馬中建交五十周年慶晚宴,左二為副首相拿督斯里阿末紮希,右一起為副首相拿督斯里法迪拉和中國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吳政隆。

中馬同舟共濟守望相助

李強形容50年的中馬關系發展历程,也稱為中馬兩國共同寶貴財富。

他說,在50年前,馬來西亞頂住冷戰壓力與中國建交,開中國東盟關系之先河,即使過去半個世紀,中馬關系一路破浪前行,不畏風雨不為俗擾。

“我們兩個堅定支持彼此符合國情發展,為地區國家關系福利典範。”

兩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他說,這麼多年來,中馬堅持守望相助,有一句俗語說:“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過去從亞洲金融危機、印度洋海嘯、汶川地震,到前幾年的全球冠病疫情,中馬兩國都始終同舟共濟。在相互不斷中增建我們的理解和彼此的信任。”

另外, 李強表示,中馬堅持人文相親,特別是六百多年前,鄭和七下西洋,其中五次駐節馬六甲所撒下友誼的種子。

他說,今年中馬的主題是“中馬友好年”,這個主題設立的很有意義,友好這兩個字重親見,在當今這個時代友好這兩個字,當前國際形勢變亂交織,一些國家一些地區陷入了戰火和動蕩之中,有多少平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他指出,我們現在輸出的世界,缺的是和平安寧,不缺紛爭沖突,缺的理性和平,而不缺蠻橫暴力,缺的是將心比心,而不是自我中心,缺的是開放合作,而不是風俗對抗。

“凡是種種的不友好,動不動相互之間交惡甚至交戰,原因是很多的,歸究起來無非是兩個方面,第一,對事客觀上的利益問題,特別是世界經濟正常法律的困境,如果我們只是講本國的利益不顧他國的發展,必然是世界上有限的資源更加緊張,角逐更加激烈,爭奪矛盾就會越來越突出。

“第二,主觀上的認知出問題,諸如我們不尊重民主文化發展道路的差異,不尊重彼此核心利益,不顧忌人類文明底線等等,這些都會加劇人類的隔閡甚至沖突。”

在利益上要更加注重雙贏

他提到了兩個關鍵點,第一,在利益上一定要更加注重互相共贏,摒棄零和游戲的思維和做法;第二,在認知上一定要更加注重設身處地的為他人理解,用中國古人的話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今年,中馬開展友好年,我認為不僅是為了促進中馬兩國雙邊關系的更好發展,而且我們要以我們兩國的行動來衡量友好的精神,呼喚和感召這個世界上更多的人,同心既滄海,攜手向未來。”

他強調,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友好都是中馬兩國交往的邸舍。中馬關系已經站在新的起點上,讓兩國友好能夠時代傳承,是雙方的共同心願。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