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本地醫療】膽紅素堆積致腦損傷 新生兒黃疸 或是蠶豆症

文◆楊倩妮  整理◆梁盈秀

G6PD缺乏症俗稱蠶豆症,顧名思義,蠶豆便是誘發因子之一。

Advertisement

有時,父母為了謹慎會讓患兒避開豆類,卻不小心給予他們蠶豆制品。

(吉隆坡訊)蠶豆症的正式學名為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症(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簡稱G6PD缺乏症),是常見的先天性代謝疾病之一,由編碼G6PD的基因缺陷所引起。

所謂代謝性疾病(metabolic disease),主要涉及代謝酶(enzyme),即其過多或過少會導致代謝循環的產物(例如葡萄糖、蛋白質或脂肪)出現過多或過少,令新陳代謝受影響。舉個例子,缺乏葡萄糖代謝酶─半乳糖酶(galactose enzyme)的嬰兒可能無法正常代謝吸收母乳,而造成生長與發育遲緩。

兒科顧問
唐秀萍醫生
(Dr Vivian Thong Siew Peng)

ADVERTISEMENT

接觸誘因紅血球破裂

兒科顧問唐秀萍醫生(Dr Vivian Thong Siew Peng)指出,G6PD缺乏症主要是涉及葡萄糖的循環。人體血液中含有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等細胞,而G6PD是紅血球分解葡萄糖代謝過程一個很重要的酶。此代謝過程中會產出一種保護紅血球的物質。簡單而言,G6PD的功能主要是維持紅血球的穩定。

“缺乏G6PD時紅血球會變得非常不穩定,此時若接觸到一些誘因如蠶豆,就容易導致紅血球受損破裂,意即產生溶血現象,從而引發症狀或危險的并發症。”

“其實,G6PD缺乏症大多時候是沒有症狀的,反之在誘發溶血現象時會‘有所表現’,主要可分為新生兒黃疸和溶血性貧血。紅血球受到破壞分解時會釋放膽紅素(bilirubin),因此G6PD缺乏症患者相較於一般新生兒更易出現較嚴重的黃疸。到了兒童或青少年時期,黃疸亦可體現在尿液顏色變深,出現茶色或可樂色尿上。至於溶血性貧血的症狀包括臉色蒼白、呼吸急促、低血壓或休克等。”

新生兒采臍帶血檢驗

她說,根據2004年國民大學(UKM)刊登於《馬來西亞病理學期刊》,涉及1萬5277名新生兒篩檢的研究,G6PD缺乏症在大馬男嬰和女嬰中的平均患病率分別為4.7%和1.4%。在7737名男嬰中,巫裔、華裔和印裔的患病率分別為4.6%、6%和1.3%。

“研究也提及68%的G6PD缺乏症新生兒出現黃疸,

三分之一更有嚴重高膽紅素血症(hyperbilirubinemia)的風險。

盡管進行了光療,其膽紅素水平仍達到250μmol/L或更高。

由此可見,G6PD缺乏症與新生兒黃疸的關系密切。

所以,如果新生寶寶檢測到有G6PD缺乏症,

一般上都需留院觀察5天。”

她提醒,為了避免過量膽紅素堆積在腦部造成永久損傷,特別是聽覺神經和核黃疸(kenicterus),許多國家包括大馬都會為新生兒進行代謝疾病篩檢,包括G6PD缺乏症和先天性甲狀腺低能症。

“新生兒篩檢方法簡單,只需采集臍帶血塗抹在檢驗用的濾紙上(filter paper),再送到實驗室進行螢光點測試(fluorescent spot test)。”

“篩檢結果可分為3類:正常、缺乏和中級(intermediate)或可疑(doubtful)。一般而言,缺乏G6PD的女嬰很少見,通常都會做進一步的診斷測試。而所有顯示為中級的結果,無論男女也會做進一步的診斷測試。”

G6PD活性低於10%屬嚴重

她表示,G6PD缺乏症的確診測試是測量G6PD活性的實際量。當G6PD活性低於10%便屬於嚴重,介於10%至60%則屬於中度缺乏,在60%以上則是輕微。有時,中度和輕微患者的G6PD活性會隨着年齡漸長而逐漸上升,不過嚴重型患者一般不會有太大變化。

“G6PD缺乏症盛行地區包括地中海、非洲、亞洲和中東,是一種X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患者以男性居多,因為負責制造G6PD的基因位於X染色體上。”

不影響壽命心智

可在出生後篩檢

人類性別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男性為XY而女性為XX。當其中一個X染色體有G6PD缺陷時,女性仍有另一個正常的X染色體得以“中和”缺陷,而男性則因為只有一個X染色體,只要此X染色體異常即會得病。

獲得一條異常X染色體的女性雖然不會發病,但會成為G6PD缺乏症基因帶原者。

唐秀萍舉例,當父親為G6PD缺乏症患者而母親正常時,所生的兒子不會遺傳此疾,而女兒將成為帶原者。當父親患有G6PD缺乏症而母親為帶原者時,兒子患病的幾率為50%,而女兒成為患者或帶原者的幾率各半。若父親無礙而母親為帶原者時,兒子有一半的幾率患病,而女兒成為帶原者或無礙的幾率各半。

她說,雖然是遺傳性疾病,G6PD缺乏症並未列入產前篩查項目,因為這種基因缺陷所致的結果並非簡單的“有”或“無”而已。就算是同為G6PD缺乏症男性患者,所表現的症狀和輕重程度都不一樣。因此,無論是否無家族病史或不確定自己是否為帶原者,在生產前也不必過於憂慮,待嬰兒出生後篩檢即可。

患者勿接觸樟腦丸

“G6PD缺乏症並不會影響孩子的正常壽命、心智或身高,只要平常多加注意,避免患兒接觸可誘發溶血的物質,就可終身‘免疫’。”

臨床上尚無可以將缺乏的G6PD活性正常化的治療方法,主要的照護方式在於預防症狀的發生,避免接觸可誘發溶血的因子。

“在我的臨床經驗中,至少有兩三名患者便是誤食蠶豆制品而引發症狀。因此,在教育患兒或給予他們食物時也需要留意其成分。”

另外,患者日常接觸的地方也不可放置樟腦丸,一些需要點火的蚊香、薄荷精油、紫藥水和甲基藍(methylene blue)等也需避免使用。

阿司匹林引起溶血

她說,某些肺結核(tuberculosis,俗稱肺癆)藥物、解熱止痛劑如阿司匹林(aspirin)、磺胺類抗生素、抗瘧疾藥物和某些糖尿病藥物,中草藥方面則包括黃芩、黃蓮、金銀花、珍珠粉等可引起溶血,因此,G6PD缺乏症患者就醫時需要告知病史,以確保醫生處方適合的藥物。

“感染亦誘因之一,若新生兒出生時患有肺炎或細菌感染,再加上本身缺乏G6PD,膽紅素就會上升得很高。至於兒童或成人患者,若出現面色蒼白、呼吸急促或茶色尿等症狀,一定要及時送醫,以避免進入急性溶血性貧血狀態,導致急性腎功能下降、低血壓、休克或危及性命。”

黃疸不等於G6PD缺乏症

問1.新生兒出現黃疸就是患G6PD缺乏症嗎?

答1.G6PD缺乏症是一種X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是常見的先天性代謝疾病之一。新生兒黃疸並不等同於G6PD缺乏症,10個新生兒中有8至9個都會有黃疸,嚴重程度不一。

首先,正常紅血球的壽命約3個月,而新生兒紅血球的壽命較短,只有6至8周。出生之後,一些在胎兒時期從母親獲得的紅血球已老舊,需要被汰換,因此會被脾臟破壞並釋放膽紅素。當膽紅素堆積,就可導致皮膚變黃,即為黃疸。

其次,胎兒尚在腹中時不需要自主呼吸,所有的營養和氧氣都經由臍帶輸送到體內。自出生的那剎那,他就得“自力更生”,新陳代謝率會增加,然而他們肝與腸胃道代謝膽紅素酶的濃度尚不足,因此排出代謝物的過程會比較慢。簡單而言就是產量和排出量不成正比,令代謝物如膽紅素堆積,造成黃疸較為明顯。

當新生兒同時有G6PD缺乏的問題,紅血球易破裂會產生更多膽紅素,因此他們的黃疸指數會比較高或持續比較久。因此,患有G6PD缺乏症之新生兒的標準照護是留院觀察5天。若黃疸指數過高,則需要光療甚至換血。

病情嚴重或需輸換血

問2.如何治療發病的G6PD缺乏症患者?

答2.G6PD缺乏症患者出現溶血現象入院,通常依靠靜脈輸液以補充水分。這是為了稀釋過度破裂的紅血球,以便更易於排出體外,避免腎臟血管栓塞,造成腎功能損傷或缺血性休克。

若病情嚴重可能需要輸血或換血。若確定溶血是由感染所致,則會給予抗生素。

缺乏G6PD無需補充鐵質

問3.G6PD缺乏症患者需要補充鐵質嗎?

答3.G6PD缺乏症患者的病因是缺乏G6PD這種酶,紅血球數量足夠的,只是不夠穩定,因此補充鐵質是沒有效果的。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