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本地醫療】把握黃金期治失語症 讓中風者重拾溝通能力

文◆陳孝全  整理◆梁盈秀

失語的主要原因是中風,有25%至40%的中風患者會出現失語症。

Advertisement

然而,失語症也可能是由於大腦受損或腦疾而引起,其中包括腦部外傷、腦瘤、腦部感染和神經疾病造成的嚴重傷害。

蕉賴復健醫院言語治療師
費爾魯斯
(Fairus Mukhtar)

(吉隆坡訊)失語症是一種語言障礙,指人失去了一種或多種理解、語言交流或閱讀和寫作的能力,但失語症患者的智力不受影響,仍然可以思考並觀察周圍環境。

25%至40%中風患者失語

ADVERTISEMENT

蕉賴復健醫院言語治療師費爾魯斯(Fairus Mukhtar)指出,失語的主要原因是中風,然而,失語症也可能是由於大腦受損或腦疾而引起,其中包括腦部外傷、腦瘤、腦部感染和神經疾病造成的嚴重傷害。

他說,失語症是複雜的語言障礙症狀,這是因為失語症的類型是根據大腦受傷或損傷的位置而分類,所以,失語症對每個人的影響因人而異。失語症通常分為3種類型:

第1型:接受性失語症(Receptive Aphasia)

這類型的失語症患者可以聽到對方說的話,但不明白當中的意思,嚴重者可聽成另一種語言。雖然這類的患者可以對答如流,但患者卻不知話語里當中的意義,甚至在講話過程中用錯詞句卻未被注意到。

這類的患者能夠根據當時的情況、對方的語氣、面部表情或手勢接受信息,但所理解的信息與聲音卻是雜亂無章。輕微者能夠理解簡短的對話,但一旦面對較長的信息,即使患者將簡短句子組合也難以完全理解。

第2型:表達性失語症(Expressive Aphasia)

患有這類失語症的患者可以聽到及理解對方的信息,但難以選擇正確的詞句表達。這類的患者對同一類別中的單詞感到困惑,例如“座位”及“桌子”,或者可能與發音相似的詞感到混淆,例如“管子”及“罐子”。

中度或嚴重的患者會用一些關鍵詞幫助他們表達所要說的,如“在”、“對”或“好”,舉個例子,“我的飯‘在’了,我想吃飯。”當患者意識到這些不完整的詞句後,他們會容易因而沮喪與難過。另外,這類的患者也難以理解複雜的信息。

第3型:混合型或全面性失語症(Global Aphasia)

這類型是混合了第一型與第二型的失語症,也是最嚴重的失語症類型。這類型的患者可能已經失去理解能力,並很少說話了。

“25%至40%的中風患者會出現失語症。

失語症經常發生在成年人中,

有15%的65歲以下的成年人患有失語症,

85歲及以上的患者更增加了43%。

然而,這疾病可能發生在所有年齡層、種族、國籍和性別上,

這取決於個人的健康狀況,例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

首6個月治療黃金期

他說,醫護人員會使用正式與非正式篩檢方法,評估患者語言能力。非正式篩檢方法也就是問診,醫護人員會透過問診了解病患身體狀況,之後才為患者做正式的篩檢,以評估患者是屬於哪一類型的失語症。

“首6個月是失語症的治療黃金期,因此及早診斷極為重要,只因越早接受治療,康復進度就會越快,所以只要知道患者是屬於哪一類型的失語症,我們就可為患者做出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家人支持加速康復

肢體動作書寫助交流

言語治療(speech therapy)能讓失語症患者恢復至少60%以上,少數患者更可完全康復,患者可否完全康復取決於患者中風後對腦損傷程度,多數的中風患者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康復。

費爾魯斯指出,另外,也胥視患者的腦損傷的位置及範圍,損傷範圍越大,失語症就會越嚴重。也需要考量患者的年齡,歲數越大,恢復進度也會越慢。

鼓勵患者每天接受治療

“當然,患者更需要積極完成療程,一般療程為3至6個月,輕微失語患者在完成療程可恢復正常的生活,所以他鼓勵患者每天都需要接受治療,通過激勵患者,推動病患快速恢復。”

她說,家庭成員的支持也是重要的一環,家庭成員有力支持能讓患者展開積極性的一面,加快康復進度。有些患者的家屬想通過輔助品或食療幫助患者,但對他而言,最好先接受整個言語治療療程,在服用輔助品之前,最好先咨詢有關專科醫生或營養師。

她指出,雖然目前馬來西亞仍無相關的官方協會,不過臉書有支援小組幫助失語症患者,這小組稱為‘AIM Aphasia in Malaysia’,網址為www.facebook.com/AphasiaInMalaysia/。目的是提高大眾對失語症認知,此小組非常活躍,且提供大量有關資訊,舉辦線上活動,與病患或照護者交流,分享病例故事,也會為失語症患者籌款。這小組並不只是開放給失語症患者,也歡迎中風患者與家屬參與。

使用簡短句子語速放慢

家屬與朋友可以通過一些方式來幫助失語症患者:

1.減少或消除噪音或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與患者說話。例如關掉電視或收音機;

2.在說話前引起患者的注意,在溝通時與患者有眼神接觸;

3.用成人的溝通方式而不是幼稚的方式交流;

4.家屬和朋友可幫助失語症患者理解信息,例如在一次的溝通里僅提供一個信息、給患者足夠的時間讓他們理解你說的話、與患者交談時使用簡短的句子、講話速度緩慢、使用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來幫助患者理解信息、使用寫作和繪畫來表達你所說的、使用是非題替代開放式問題,例如“你想喝杯咖啡嗎?”而不是“你想喝什麼?”

“我們更可以用些方式幫助失語症患者傳遞信息,比如在溝通時給予患者足夠的時間來表達他們的感受,也可鼓勵患者使用肢體動作、書寫或繪畫來幫助他們進行交流。”

“我們也需要觀察患者的神情並了解他們的面部表情。如果談話的過程里讓患者感到沮喪,那就停下來,了解與緩解情緒後再繼續。在溝通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耐心地等待患者回答問題,同時不妨與患者多談論熟悉的話題或喜好。”

失語症4大迷思

問1.失語症是一種心理或精神疾病?

答1.失語症並不是心理或精神疾病,是腦損傷而導致病患一個或多個語言溝通機制無法正常運作的疾病。

問2.失語症可影響記憶與智力?

答2.失語症患者的記憶與智力仍在,只不過患者無法與別人分享。

問3.口吃是失語症導致?

答3.口吃是另一種語言障礙,但不是失語症導致。

問4.失語症大部分是成年人,兒童不會患上?

答4. 失語症都是後天性,而非先天性。如先前所說的,大部分失語症是因為中風後而誘發,雖然孩童中風的幾率低,但有些意外造成孩童大腦損傷,因而患上失語症。曾有一位5歲的孩童在遭遇車禍後而患上失語症,在接受言語治療後生活如常。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