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本地醫療】從麻痺疼痛到失知覺 糖友慎防神經病變

文◆陳秋蕾  整理◆梁盈秀

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罪魁禍首,就是由眾所熟知的糖尿病所造成。

Advertisement

其實,糖尿病神經病變患者要把血糖控制到位,改變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病情是可以得到改善的;尤其必須嚴格把關血糖。

腦神經內科顧問
陳偉陽醫生
(Dr Tan Wee Yong)

(吉隆坡訊)糖尿病神經病變(diabetic neuropathy)的發生,是緣於神經被高濃度的血糖破壞,進而演變為功能退化。其實幾乎所有糖尿病的並發症,都是由糖尿病神經病變所引起的。

簡單來說,如果一個糖尿病患的血糖失控而升高,高血糖就會破壞髓鞘(myelin sheath),對細胞的生長造成阻礙,那麼神經元(neurons)之間的傳導就會延遲或完全停止。

ADVERTISEMENT

影響消化系統性器官

腦神經內科顧問陳偉陽醫生(Dr Tan Wee Yong)指出,神經遭受破壞下,患者的四肢如腿部、腳趾,特別容易受傷;同時,也會造成消化系統、心臟血管、泌尿系統、性功能與視覺的問題。

“神經系統始於中樞神經系統,延伸至脊髓,遍布全身,神經末端是落在最尾端的手指和腳趾,若是男性,還包括生殖器。當糖尿病神經病變發生,其最明顯的症狀多發生在手和腳,可以說大部分病例在腳。就如上面所言,病患的觸覺、溫度和疼痛的神經受損,所以‘感覺’就會變得遲緩,甚至最嚴重的情況是完全失去知覺。”

他說,糖尿病性神經病變主要分為兩種類型,即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與糖尿病自主性神經病變(diabetic autonomic neuropathy )。

常聽聞一些病患的手腳麻痺,並有刺痛感,這就是最為常見的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也稱遠端對稱性周邊神經病變(distal symmetr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此類型的病變首先牽涉的身體部位是腳和腿,接着是手和手臂;其它部位也包括面部、眼睛。這些所涉及的部位會出現幾種症狀,如麻痺感、感受疼痛的能力減弱、劇痛等。

“另一種類型就是糖尿病自主性神經病變,人體自主神經系統主要控制心臟、眼睛、膀胱、消化系統和性器官。這些區域將會因患上自主性神經病變受到影響。其中,最明顯的病症就是消化系統,患者會因為消化不良而常感到腹脹難受、惡心、嘔吐;有者也會食欲不振、便秘或腹瀉。”

逾半患者有神經病變

他提醒,值得關注的是,糖尿病性神經病變除了會影響消化系統等問題,亦會造成性功能障礙,特別是男性陽痿。

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機率普遍偏高,有哪些糖尿病患被列在高風險群行列?他表示,一般上,年紀大、患有三高問題、過量飲酒、不健康飲食、沒有攝取足夠與正確營養素,如葉酸、維生素B、維生素B1、維生素B6、維生素B12,患上此病症的可能性非常高。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抽煙不是糖尿病神經病變的主因,但長期吸煙導致微血管阻塞,而神經需要血供,因此也會間接傷害神經,引致手腳出現麻痺的問題。”

糖尿病神經病變病發的症狀由麻痺感開始,進而升級至疼痛,最嚴重是完全失去感覺。他解釋,人體的幾種疼痛有時會讓人誤解為周邊神經病變在“作怪”,像關節痛、肌肉痛。其實,對於因為糖尿病神經病變而感受到的疼痛,是有所不同的,因為神經損傷所帶來的疼痛在夜晚才最為嚴重。

“說到具體的疼痛感,未親身經歷者無法言明,

但可以將之如此歸類,即燒灼痛 (burning pain)、

刀割痛 (knife-like)、觸電感 (electrical sensations)、

異感痛 (allodynia)、輕刺感 (tingling)、針刺感 (prickling)。

上述的種種疼痛不但給患者帶來肉體上的折磨,

往往也讓他們痛得難眠,嚴重影響生活作息,

最終難以忍受疼痛才去求醫。”

“另有一種情況是,患者因神經受損而失去知覺。有的病患因足部“無感”,受了傷卻渾然不知,在未經治療下,原本的輕傷竟慢慢演變成潰瘍或壞疽,若是散播性的感染會導致細胞組織死亡而無法救治,最終被迫進行腳趾、腳或小腿的截肢手術(amputation)。”

抗癲癇藥物減緩痛處

如果患者已經有上述的症狀,那就得透過神經傳導檢查(nerve conduction study)進行診斷,找出病因後,再決定治療方案。

什麼是神經傳導檢查?其操作方式主要經由記錄神經或肌肉的電位變化,得以判斷病變的位置及性質,進而決定治療方向。這項檢查須以電流刺激神經,然後經由貼在皮膚上的電極片做記錄,因此它會有如觸電般的感覺,但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當一個糖尿病患的疼痛感愈加嚴重,求醫是唯一的途徑。在問診過程中,我們會先進行一連串的詢問,接着進行神經傳導檢查。”

通過采用這個神經傳導檢查儀器,醫生將電極片貼在相關部位,即能找出患者受損神經的振幅(amplitude)、傳達潛伏期(latency,從前端到後端神經的傳導速度時間)與速度(velocity)是否達到正常的標準值。這3個標準值是根據年齡而進行區分。而每條神經亦有其特定的標準值。

這項檢查所需時間不長,若僅是檢查手或腳,耗時約20分鐘,手腳並查則要40分鐘左右。

他表示,每年可以使用神經傳導檢查給三四百人進行檢測,其中有近半都是患上糖尿病性神經病變的確診者。

經過檢測後,若被診斷出患糖尿病性神經病變,患者可服用一些抗癲癇藥物來減緩痛處,如普瑞巴林(pregabalin)或加巴噴丁(gabapentin )。

普瑞巴林透過減少從受損神經發出的疼痛信號起作用,可用於外周和中樞神經性疼痛,如糖尿病神經病變和帶狀皰疹後神經痛,並可作為局部性癲癇發作的輔助治療和廣泛性焦慮症。

同樣地,服用加巴噴丁亦能減輕疼痛感,此藥一般可用於輔助治療或單藥治療局部性癲癇發作,治療神經性疼痛、預防偏頭痛,以及治療更年期症狀,尤其是熱潮紅。

“服用上述兩種藥物有一些副作用,患者可能會嗜睡、頭暈或是手腳腫脹。”

 

生活干預助減痛 照顧不當惡化加劇

做好血糖控制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改善糖尿病神經病變病情。

患上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病人,患處的疼痛感幾乎每晚來襲,讓人失眠難熬;若平日里的照顧工作處理上稍有不慎,病況還有可能會加劇。

難道這個“噩夢”會跟隨患者一輩子嗎?其實未必。

如果日常生活照顧得當,你可能就可以擺脫病痛的折磨。盡管不是完全康覆,但至少能大大減少疼痛感,讓你能夠恢覆正常的生活。

多攝取維生素B和E

所以,若想要過得舒適自在,患者必須做到非常重要的幾點,其一就是以正確健康的飲食之道來有效控制血糖,多攝取維生素B和E。此外,患者必須特別注意手足的照護,晚上睡覺時可穿襪子,外出則務必要穿包覆全足的鞋履,避免讓自己受傷。

患上糖尿病就擺脫不了糖尿病性神經病變嗎?其實也不全然是。糖尿病患必須要做的是得格外注意血糖的控制,如此才能預防或減緩病發。

每3個月定期測血糖

除了再三強調的血糖控制要做到位,糖尿病患也忌碰煙酒。與此同時要攝取足夠的營養,當然也不可忘了每3個月的定期血糖檢測,時時為自己的血糖把關。

實則上,歸根究底,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真正源頭是糖尿病,所以,平日里就該照顧好自己的健康,避免患上糖尿病,這方為遠離糖尿病神經病變的上上之策。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