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國內地方

【新聞多點看】 行政權沒獨立 綜合樓未准用 恆毅分校苦候佳音

峇央峇魯恆毅分校爭取行政獨立權多年,該校的5層樓綜合樓也在3年前建好並已獲得地方政府的入伙准證,然而至今不但行政權無法獨立,綜合樓也未獲教育部批准啟用。該校董事部一直在等待“佳音”的降臨,就像王寶釧苦守寒窯,盼望薛平貴早日回來的情節。

恆毅中學峇央峇魯分校外觀。

Advertisement

恆毅分校綜合樓外貌。

恆毅分校現有1300多名學生,但行政獨立問題長期未能解決,導致該校行政人員不得不兼顧兩校,一根蠟燭兩頭燒承受沉重的壓力。

兼顧2校壓力巨大

此外該校師生自2017年遷入新校舍上課後就一直等待綜合樓的建竣及啟用,好不容易盼得綜合樓竣工但全體師生在過去3年就只能“望”而不能用,讓該校上下甚感焦慮。

ADVERTISEMENT

恆毅四校董事會主席丹斯里黃繼樑在最近舉行的恆毅創辦人拿督餘廉神父安息19週年追思會上,再次動之以情希望上述兩項問題可早日獲得圓滿解決。

恆毅四校董事會總務吳文寶接受光明日報的訪問時說,峇央峇魯恆毅分校早在2017年時已開課,其實該校從2016年起已向教育部提出兩間學校行政獨立的申請,儘管當時的內閣已批准了分校的行政獨立地位,但卻在政權更迭後失去進展。

“校方申請的過程中甚至已換了3任首相,但兩項申請至今仍“卡”在教育部,讓全校上下猶如“望穿秋水”,也不知道問題要到何時才能有個好結果。”

也是馬來西亞華中發展理事會署理主席的吳文寶無奈的指出,在面對官場和種種阻擾下,該校的兩項申請唯有重新開始,但至今未有任何進展。

他說,該校申請行政權獨立,主要為減輕教職員與工作人員的負擔,而分校綜合大樓是一座擁有現代化設施的大樓,長期未能投入使用對學校發展造成了限制。

有關問題不止恆毅董事部備感焦慮,該校的家長及校友也呼籲政府尤其教育部關注,促使該校擁有更公平和完善的教育機會。

吳文寶:傳達華社問題

林慧英應從中斡旋

對於恆毅分校的未來,吳文寶透露,他和華中理事會成員於2週前有去拜會教育部副部長林慧英,以傳達華社對上述問題的關心,更希望獲得副部長的從中斡旋,讓恆毅分校早日達成心願。

“會議上林副部長表示會盡力協助,尤其會優先處理恆毅分校綜合樓啟用的問題。”

吳文寶說, 5層樓高的綜合樓設有完善的科學實驗室,校方盼望政府可在今年SPM考試來臨前獲批,讓230多名考生在大樓內考試。

至於恆毅分校行政獨立的需要,吳文寶說,校方期望最遲可以在一、二年內落實。不過,至今當局尚未給予具體答覆和時間表。

為此吳文寶形容,恆毅分校好比命途坎坷的王寶釧,只能一年又一年地苦守寒窯,盼望薛平貴早日回來,帶來好消息。

他說,恆毅董事會最近也有召開會議討論這些問題,並可能組代表團去拜會相關的政府官員,繼續推動並解決問題。

恆毅分校總耗資5300萬令吉建設,佔地8英畝,興建工程分成4個階,即第一階段蓋建行政大樓、第二階段興建教學樓,第三階段興建一座5層樓高的綜合樓(集禮堂、圖書館、視聽室及科學實驗室等設施於一身)。

最後一個階段原本是興建一座設備完整,可容納逾千人的展演廳,但由於面對過去3年的疫情,而使這計劃被取消。


吳文寶:恆毅分校好比命途坎坷的王寶釧,只能苦守寒窯,等待苦盡甘來。

滿足西南區需求

恆毅校董申請建分校

吳文寶回顧恆毅分校的建校歷程。在2012年,檳島西南區的9所華小每年都有超過1000名畢業生,但該區卻缺少國民型華文中學。恆毅學校董事會於當年與西南區的華小董事會對話,成立了華中委員會,積極申請在該區興建恆毅華中分校。

隔年,即2013年,該分校獲得時任首相納吉批准建立。建校工作在此後積極展開,包括興建行政大樓、教學大樓、綜合大樓和展覽廳等主要建築的核准。

他說,恆毅總校及分校的行政獨立問題一直未能實現。即使內閣批准了分校成為行政獨立學校,將其改名為恆毅華中二校,但隨後政權更迭,導致這一決定未能實施。

他提到,檳島喬治市的人口自屋租統制法令廢除後不斷的往外移居,尤其大部份人口遷往檳島西南區,所以自分校啟用後就獲得許多區內學生的報讀,學生人數不斷的增加中。

他指出,為容納越來越多的學生,該學每一年都需要開辦更多班級,教職員人數也需不斷增長,這也是為何該校董事部一再要求盡早啟用綜合樓的原因。一旦綜合大樓得到批准使用,該校就可容納多達3000名的學生。

他說,綜合大樓在2020年間完工,涵概禮堂、講堂、食堂、2間物理實驗室,2間化學實驗室,2間生物實驗室及2間高中科學實驗室,8間理科實驗室單是內部設備就耗資了100萬令吉,這些實驗室都100%依據教育部的標準來設立的。

恆毅分校食堂原本設在綜合樓,基於綜合樓多年無法啟用,食堂唯有暫時設在空間不大的教學樓內。

綜合樓底樓處的寬敞空間,它原本是學校食堂。

綜合樓內設有8間設備齊全的科學實驗室。

中國駐檳總領事館捐助的“悅舞坊”設在綜合樓,供學生習舞練琴。

恆毅分校學生在草場上跳迎賓舞,背後是至今無法啟用的綜合樓。

一旦綜合樓獲准使用

學生飽和點可達3千人

吳文寶說,2021年是恆毅分校開課的第5年,當時共開了38班,即中五6班(3班理科及3班商科),中四8班(4班純理科及4班商科)及中一、中二、中三各8班。學生人數達1200人,教師人數70人。

他指出,2022年因學生人數大增而開辦41班,學生人數已超過1300人,教師人數75人。

“來到2023年,恆毅分校必須開辦44班才能容納近1400名學生,而教職員人數也增加到84人。一旦綜合樓批准使用,本校學生人數的飽和點可高達3000人。”

吳文寶說,恆毅中學總校的學生人數今年共有2100人,如果包括分校的學生人數,兩校加起來有高達3500名學生,每年畢業生的升學率也都非常高。

仍是1校長兼顧2校

他指出,恆毅中學至今仍是一名校長兼顧兩個校區,校務相當繁重,副校長主要忙於總校事務,分校行政事務目前主要是由4名主任級老師執行,這對校長和行政人員來說是極大的負擔。

“由於恆毅中學總校及分校在行政上被教育部視為是一所學校,因此教育部只委派一組辦公室行政助理包括書記予該校。這一組教育部委派的行政助理目前負責總校事務,因此董事會多年來都是自掏腰包為分校聘請行政助理。”

他透露,恆毅中學被教育部視為是一所學校,因此總校及分校也只能共享一份政府教育撥款。

他說,政府至今提供給每間半津貼學校的每月水電費津貼最多5000令吉。可是恆毅中學總校每年的水電費就高達20多萬令吉,而分校水電開銷每年至少10多萬令吉,學校不得不自掏腰包或籌款來支付有關巨額開支。

吳文寶指出,幸好教育局目前是根據總校及分校班級總數提供符合比例的師資,因此兩校師資整體足夠。但卻苦了校長和行政人員,疲於奔命來回兩校跑。

盡管恆毅分校綜合樓多年無法使用而面臨諸多困難,但恆毅分校的學生仍表現出堅韌的生命力,在2021年的SPM文憑考試中,該校學生的成績都非常優秀,考獲97.71%的及格率,並有多名學生獲得全A佳績。

方志偉:教育事業不能等

政府應儘速解決問題

方志偉:讓教育歸教育,解決恆毅分校問題。

恆毅校友會前會方志偉認為,只有讓教育回歸教育,才能一勞永逸解決恆毅學校的問題。

他質問,如今已經是團結政府在執政,不能再把教育問題歸咎在官場小拿破崙身上,就像員工不聽指示,老闆難道一點責任都沒有嗎?

也是檳州民政黨聯委會秘書的方志偉說,教育事業不能等,他希望政府盡快的給予行政自主權予恆毅分校,而不是如目前校務由恆毅總校來承擔,增加學校行政人員的工作壓力,也影響了學生們的學習。

他說,政府應重新檢討和改進現有的教育法令和措施,在教育的路途上,邁向馬來西亞人的思維前進以符合這個年代的需要。

方志偉提醒,如今有許多友族學生也到華小及華中就讀,這一舉措也將讓各族學生受惠。

他說,只有將恆毅總校與分校的行政分離,同時盡快批准恆毅分校綜合樓的使用,才能讓恆毅兩校學生得以享有公平妥善的教育機會。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