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國內地方

【新聞多點看】 【馬中建交•情牽50】來馬32年修古蹟傳文化 陳清懷融入家外之家

報導\陳玉燕  攝影\蔡進強

1992年,年僅20歲的陳清懷離開中國福建老家,跟隨姐夫來到馬來西亞霹靂太平,參與當地一座古廟牌樓的修復工程,開啟了他首次的海外經歷。

Advertisement

這位古建築修復師,在馬來西亞感受到了“家外之家”的感覺,各種文化之間的交匯,更是讓他感到興奮又好奇,不斷的去探究。

其姐夫于1992年在檳城創辦文思古建工程有限公司,為華人古跡修復及古建團隊,2000年開始交由他打理。過去32年來,文思古建在馬來西亞已為超過40間廟宇及老房子完成修復與承建工程。

文思古建將中國先輩南來的文化瑰寶保存了下來,更促進了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陳清懷說,他修的不僅僅是古建築本身,還有文化的傳承。

家族第三代建築匠人

ADVERTISEMENT

16歲學習修古建築

現年45歲的陳清懷,承襲了世代相傳的古建築技藝。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建築匠人,他是家族中的第三代。自完成初中課程後,他16歲便跟隨父親陳永寶學習修建古建築的手藝。

當學徒期間,他經常與老一輩人接觸,聆聽他們講述一些老故事和辛勞工作的經歷。老一輩人的思想與文化就這樣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他,也激起了他的好奇心,想更深入地了解這些事跡。

陳清懷以世代相傳的古建築技藝,和團隊在大馬為超過40間廟宇及老房子完成修復與承建工程。

陳清懷在灰塑人物。

華僑寄錢回鄉建洋樓

他仍然記得,當年鄉下農村開始出現豪華級的“洋樓”,這些由海外華僑寄錢回中國興建的新式房子,融合了中西建築風格,讓對世界一無所知的他,開始對南洋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心。

“每當村里有人從南洋回來,村里的人都會好奇地圍過去,彷彿他們來自另一個世界一般,所有的分享都讓人無比興奮。”他心中也升起了要到南洋探索的念想。

然而,在1990年代,中國公民要申請出國工作准證十分不易。幸運的是,陳清懷的姐夫的伯父早已定居在馬來西亞,透過這名伯父在社團的人脈關係,他們才順利申請到了護照和工作准證。

20歲的陳清懷當了3年學徒後,便跟着姐夫、哥哥和姐夫的弟弟一同前往霹靂太平修復協天宮李王府的牌樓。姐夫的伯父也是該宮主席,所以對4人格外照顧。

陳清懷說,來馬之前,他從未想過海外會有一群華僑如此堅定的守護華人傳統文化,並將之發揚光大。

抵馬感親切像沒出國

“到了南洋,才發現這里華人眾多!不管是吃的、住的、穿的、信仰或做生意模式,都與中國有相似之處。我感覺很親切,好像根本沒出國。”

事實上,他的家人都很擔心他們到了國外能否適應下來,但這個年輕小伙子卻是“如魚得水”。在南洋這片土地,他找到了古蹟修復存在的意義。

中西與多元文化特色

激發瞭解大馬興趣

不論是中西文化的融合,還是大馬的多元文化特色,都一再讓陳清懷感到好奇,也激發了他想了解異國文化的興趣。

“我很認真的學習、模仿與揣摩,也很好奇這個國家怎麼會有這麼多文化?她靠近中國,給人一種熟悉的感覺,無論是建築、生活方式等,都很神秘,所以我非常喜歡這個地方。”

回中國後,他也與當地的文化團體進行交流,分享他在南洋接觸到的風俗與建築文化,引發了當地人欲了解異國文化的興趣。

帶動中國人來經商

“我們在此落地生根後,也開始帶動其他生意,例如服裝、家具、生活用品等,這些商家也漸漸尋找途徑來這里經商。”

他說,為了加強與大馬鄉團的聯繫,中國的商家來馬後,都會先去拜訪當地的姓氏公會,並獲得理事會的熱情款待,還介紹同行給他們認識,這份熱心令人窩心。

他也接觸到許多第一代及第二代南來的中國同胞,有些與家鄉的親人斷了聯繫。之後,陳清懷和同鄉從中牽線,讓他們和家人重新取得了聯繫。

文化商貿來往密切

“兩國人民頻密聯繫,也受到中國政府的高度重視,甚至撥款贊助一些自願組織或公會組團來馬尋親,也重新聯繫了一些來馬發展的中國企業家。

他指出,從2002年開始,兩國在民間和政府方面的互動,也變得更加密切。本地一些廟宇開始到中國作對接交流,開拓兩國在廟宇文化、經商等方面的交流。

領悟華人對文化堅持

在馬多年還學會國語

陳清懷已在大馬扎根多年,他坦言在這里的生活非常舒適,檳州各種不同生活文化的融合,都讓他感覺很新鮮,一直在探索其中的奧秘。

“這種文化必須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 ,因為老一輩逐漸老去或退休,有些文化會因此而失傳,無法保留其原味。 如今中國也在提倡文化保護,而中馬建交的文化交流,就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內容。”

他強調,馬中之間的文化交流是多方面的,不僅僅局限於華人之間,還包括了和馬來人及印度人等其他族群的文化交流。

在大馬生活多年,他還學會說簡單國語,和外籍員工溝通完全不是問題。他笑說,這就是大馬最獨特的地方,這邊和人以華語交談,轉個頭就換了另一種語言來溝通,這份獨特一直吸引着他。

陳清懷也愛上了本地的街邊小吃,比如檳城有不少傳承了幾代人的百年粿條湯或福建面,食材簡單卻美味無比。

“這不僅僅是一碗面,而是代代傳承的精神所在。一碗面背後融合了幾代人的心血,讓這碗面變得非常有價值。”

第一次在大馬慶祝農曆新年,看華人迎接新年的盛況,起初讓他滿是不解。大家在新年來臨的半年前,已從中國訂購各種年貨,如大紅燈籠、春聯、紅衣、唐裝、香燭等,樣樣講究。

他當時心中感觸:為什麼要花這麼多錢,搞得這麼麻煩,費時又費力。他們究竟為何要如此堅持華人的傳統? 來馬時間久了,他終於明白了。

“這是大馬華人對文化的堅持和敬仰,包括拜祭先祖的傳統方式,都做得非常到位。雖然老一輩的人不在了,但他們生前還會交代後人,要把這種文化傳承下去。”

中國的剪粘與彩繪手藝,讓一座座的古廟及老房子得以重生。

通訊發達 機票廉宜

常與中國家人見面

通訊發達,飛機票也廉宜,陳清懷每兩三個月都會和中國的家人見面,有時是他回鄉或家人來馬旅遊小住,朋友來時他還能充當導遊呢!

“2000年和中國的家人通電話,每分鐘電話費要6令吉,所以每個月只能通電兩次,問問家裡情況及報平安。2006年之後,這裡可用微信通話,而且機票也便宜,家裡人如果有閒空,隨時可以飛來住上幾天或一星期。”

他說,大馬近期和中國商業的活動往來頻密,所以往返馬來西亞不成問題,就好比在國內。孩子和家人通常會在學校放2個月暑假時,來馬住上兩週或一個月。華人新年時,他和中國的員工都會回中國和家人團聚,正月十五後才返馬工作。

專業完成複雜工程

獲數古蹟修復獎項

文思古建擁有完整專業的工程團隊, 無論是修復或建造古建築,都能完成艱苦複雜的古建工程,還因此獲得數個國內外的古跡修復及遺產保護獎項。

在修復過程中,陳清懷見證了大馬華裔為保存先輩遺留下的古建築,展現出的執著與敬仰之情。

華裔重視先輩古物

“大馬華裔非常執著,也重視先輩們留下的一切,即使是一根木、一塊磚、 一片瓦或一個牌匾,他們都會盡力保存,除非真的找不到(原材料),否則不會輕易替換。”

他說,祠堂或廟宇若有磚塊或瓦片損壞被拆除,他們也不捨得丟棄,而是收藏起來,這讓他非常感動。

“在中國,大家賺到錢後,可能會想將舊建築物拆除了,重建一座更加宏偉堂皇的;但在馬來西亞卻不同,他們會精心保存一木一瓦,若有增建或擴建需求,他們會另尋土地進行。”

他坦言,在大馬,他深刻體會到了先輩當年來到這片陌生土地,如何省吃儉用將錢寄回中國,並在多元文化的環境中生存下來的艱辛。之後,還建造廟宇和祠堂來凝聚宗親。

他說,大馬有許多上百年歷史的古建築物,如馬六甲的青雲亭、檳城的邱公司、謝公司、林公司以及楊公司的古建築物,都保存得十分原始。

“業主寧願花費巨款也要不斷進行修復,而不是拆除重建,因為這樣做會喪失了歷史意義。我了解得更多,也更用心的去做好修復工作。”

在進行修繕工程時,他們也發現了不少中國老師傅精湛的手藝,從木樑、雕刻構件、古畫或牌匾上發現有老師傅或老板留下的字號或標號,他都會加以考究,也會中國古蹟部去搜索相關師傅的祖籍、來歷和作品,也吸引不少文化古蹟的研究者慕名而來。

在古建學習路上,陳清懷希望自己能精益求精,透過自身的分享,讓中國政府更加重視中國境內古建築的保存與修復。

村民扛石填平伯公埕

聞玄天廟歷史受觸動

陳清懷接手大山腳玄天廟的重建計劃,從中見證了本地華人對保存先賢文化遺產的執著與敬仰。

大山腳伯公埕玄天廟火災後的重建工程,也是由文思古建負責。他初期很疑惑,這廟空間不大,大山腳的大鄉團為何如此擁護它呢?聽了該廟的歷史典故後,這才恍然大悟,內心又一次被撼動。

掌管此廟的大山腳福德正神會理事會,早就有意修繕這間百年老廟,所以在火災發生前,陳清懷和團隊已做了相關紀錄及調研。

他說,理事會完全有財力拆廟後重建,但他們卻堅持要保留老廟的原貌。後來,他才知道伯公埕原本是個深潭,當時村民每天從山上扛着石頭,千辛萬苦的一點一點把深潭填平,才在這裡擺檔做生意。為祈求出入平安及生意興旺,後來才有了這間廟。

“玄天廟是大山腳的重要地標,牽涉的人文文化很廣,更凝聚了大山腳五大鄉團的力量。這里有他們的信仰,所以他們想守護它,其意義不在于這間小廟,而在於它的精神。”

玄天廟重建期間,遇上冠疫肆虐及政府實施行動管制令(MCO)而受阻。他說,當時有幾間廟宇的修復工程和籌款活動都停止了,唯獨玄天廟的工程不斷推進,大家凝聚一心,互相配合,2022年底終於完成了這項重建計劃。

擁有300多年歷史的馬六甲青雲亭經過修繕,保留了文化的瑰寶。

潮州會館韓江家廟的外觀,經過文思古建團隊的修復後,重現堂皇華麗的原始面貌。

陳清懷率領的文思古建專業團隊,以精湛的工藝修復古建築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認可。

文思古建工程有限公司榮獲獎項

檳城邱公司龍山堂修復工程─獲得2001年馬來西亞建築師公會古跡修復獎

馬六甲青雲亭主殿修復工程─2002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之優秀獎

檳城潮州會館韓江家廟修復工程─2006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之優秀獎

檳城大伯公福德祠修復工程─2021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之優秀獎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