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國內地方

【新聞多點看】【馬中建交•情牽50】祝家為馬中關係添磚加瓦 愛瓊赤子祝清坤中國建校

報導\李燕君

獲海南省政府授予“愛瓊赤子”殊榮的檳城著名企業家已故拿督斯里祝清坤局紳生前積極回饋故鄉,他在當地建學校蓋祠堂,多次返鄉探親也帶領後代同行,讓祝家四代人情繫中國,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

Advertisement

而今,其長子拿督斯里祝友成碩士秉承父志,繼續努力維繫這段馬中情誼,為馬中關係添磚加瓦。

祝友成翻閱舊照,回顧祝家多年與中國結下的不解之緣。

表揚捐資辦學精神

龍田小學更名清坤

ADVERTISEMENT

中國海南縣萬寧市后安鎮松唐坑村有一所清坤小學,那是由檳城著名企業家拿督斯里祝清坤捐建的小學。清坤小學原名龍田小學,當地政府為表揚祝清坤捐資辦學精神,將學校更名為清坤小學。

祝清坤於1926年出生在海南省萬寧縣后安鎮松唐坑村。由於家境貧困,他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11歲時獨自離開家鄉,隨親戚前往南洋謀生。

經過不懈努力,祝清坤在檳城開啟了輝煌事業,發展成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他邂逅了於1930年出生於檳城的拿汀斯里吳昭鳳,兩人於1953年在檳城結婚,育有五男一女。

事業成功後,祝清坤積極回饋故鄉,投身海南經濟建設,獲得海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愛瓊赤子”稱號。

祝清坤的長子拿督斯里祝友成接受《光明日報》專訪時說,父親生前不僅勤儉持家,還憑藉著過人的智慧和獨到的眼光白手起家,成為一位成功的企業家,是後代學習的典範。

他欣賞父親飲水思源,不忘鄉梓,從中國南來後仍積極參與故鄉建設,更在故鄉建立了清坤小學。其父親生前長期資助以提升該校的教材和設施,使該校每年培養數以百計的學子成才。

他說,父親熱衷於教育,不僅為祝家培養出一門俊秀,也深深影響了他,使他一生都重視教育。如今,他子承父業,依然秉持父親熱愛教育的情懷,繼續支持教育發展的使命。

他認為,教育是一個重要的平台,不僅對個人潛能和職業發展至關重要,更對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和國家競爭力有著深遠影響。

“父親生前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對我們嚴謹教誨,堅持讓我們六個兄弟姐妹都接受高等教育。”

他說,清坤小學是父親一手創辦的教育事業,他有責任將其傳承發揚。目前,他擔任該校的董事長。祝家將繼續這個慈善教育事業,為馬中友好關係貢獻力量。

“無論貧富,我們都應該灌輸後代教育的重要性,同時讓他們了解我們的根源來自中國。”

祝清坤(中)早期衣錦還鄉,還在家鄉建校。圖為清坤小學隆重開幕盛況。

早期申請簽證繁瑣

盼了53年如願還鄉

祝友成說,早期馬中簽證的申請手續繁瑣,審查嚴格,導致父親屢次想回鄉探親的意願面臨許多阻礙,直到離鄉長達53年後才如願以償。

他說,以前馬中的簽證審查非常嚴格,即使到了1978年至1982年間,檳州中華總商會曾組織廣州交易代表團訪華,但賓客的自由活動範圍也受到當地官方限制,無法趁機去鄉下探親。

排除萬難與弟港會面

“父親屢次想回鄉探親的意願,面臨許多阻礙。直到1985年在一次機緣安排下,父親才排除萬難,在香港與四叔(父親的四弟)順利會面,實現了奇蹟般的團圓。”

“那時候身為隨行者的我還年輕,不理解父親當時的鄉愁。但看到他們兩兄弟激動地相擁而泣,才意識到那種久別重逢的喜悅場景多麼感人,我歷歷在目,永遠難以忘懷。”

他說,父親在擔任馬來西亞萬寧同鄉會總會會長時,對家鄉的思念與回鄉的願望從未減退,並隨著1990年馬來西亞放寬訪華政策而愈發熾熱。

“父親當時藉著馬來西亞海南同鄉商業考察團訪問海南島市政府之便,順道回鄉探親幾天。那時候他總算如願以償,衣錦還鄉,結束了長達半個世紀思鄉之苦,重返故鄉與家人團聚。”

當時已學成並隨父從商的祝友成,還把父親當年應海南島市政府之邀的請柬珍藏作為紀念。

他說,父親發現故鄉的學校龍田小學結構簡陋,該校建於1946年,學習環境不佳,父親於是承擔起了建校的重任,並在侄兒的幫助下,展開重建計劃,以讓家鄉莘莘學子接受正統教育。

新校舍於1992年前建成後,被當地政府易名為清坤小學,當年還舉行了隆重的開幕儀式,當地許多重要官員都來出席。

“那是非常珍貴的時刻,海南市政府非常重視這一盛舉,幾乎所有官員都傾巢而出前來觀禮,花費數小時車程前來見證這段歷史。”

他說,父親所重視的不僅是教育硬體設施,更在於師資的優質,以確保家鄉的孩子們能接受優質的教育。

“這所小學自此每年培育數百名小學生,大部分成功在當地中學名校升學,許多畢業於高等學府,有些還當官,我們為此感到萬分自豪。”

清坤小學於1992年重建並於同年12月2日開幕。剪綵嘉賓有祝清坤夫婦、海南省副省長王學萍、海南省省長劉劍鋒、海南省僑辦主任黎良端、海南省教育廳廳長謝峰、萬寧縣縣長林玉權等。

興建宗祠凝聚宗親

輪椅代步返鄉祭祖

祝友成說,父親生前除回到中國家鄉捐助學校之外,也在1990年後興建了祝氏宗祠。這座祠堂不僅提供了宗親們聚集的場所,更是凝聚情感的橋樑。每隔數年,祭祖慶典在該祠堂舉行,超過百名宗親聚集一堂,共享團圓之樂。

他依稀記得2013那年,雖然年邁的父親因腳步蹣跚而需依靠輪椅代步,但仍然堅持帶著他、他的兒女、兒媳、女婿以及孫子參加了祝氏祠堂的祭祖盛典。

“這場盛大的活動,瀰漫著溫馨與榮耀的氛圍,家族成員們熱情參與其中。而父親更是親自主持宴席,款待着來自鄉裡的親朋好友,場面殊盛,讓我們大開眼界。”

他說,父親生前多次帶他和家族的四代人一同回鄉祭祖,加深與中國鄉親的情感聯繫。

2013年,祝清坤(前排右起)與吳昭鳳率祝家第二代回清坤小學視察。後排左起為女婿吳超明、女兒祝友莉、次子祝友興博士、長子祝友成與幼子祝友亮。

不忘根源 保持鄉音

四代人海南話溝通

祝友成提到,海南話是祝家的主要語言,他和父親一直堅持後人不忘根源,保持父親的海南鄉音。因此,祝家的四代人都能夠流利地說海南話。

目前,他在家中也減少了與孫子用華、英語交談的次數,而是更自然地使用海南話進行溝通。他期望後代子孫能夠不斷傳承這種語言傳統,深化對家族文化的連結。

“父親秉持着飲水思源的信念,經常帶我和後代一同回鄉認祖歸宗。他還讓後人了解他的中國來歷,更向後人闡述維繫兩地情感聯繫的重要意義。”

他說,父親也始終牢記自己的根源,曾帶着家人參觀如今已空置的海南老家。雖然那陳舊的古老建築已無人居住,但簡陋景觀讓家人們更深刻地理解了父親從童年清寒到後來自食其力的艱辛歷程。

祝清坤(前排左起)與吳昭鳳率祝家第二代參觀故鄉老家。後排左起為次子祝友興博士、長子祝友成、女兒祝友莉、幼子祝友亮與女婿吳超明。

充當馬中情誼橋樑

父子先後帶團探親

祝友成與父親曾先後帶鄉團下鄉探親,充當馬中情誼的橋樑。

祝清坤擔任馬來西亞萬寧同鄉會總會會長時,曾帶團前往海南島參加盛大的懇親會。祝友成在2013年擔任檳榔嶼萬寧同鄉會主席時也曾組織由150人組成的代表團,包機前往海南島進行交流與探親,當時還獲州行政議員,即現任檳州首長曹觀友的餞行。

祝友成說,父親離鄉半世紀後返鄉,隨後頻繁往來於馬來西亞與中國之間,進行了十多次的探親與交流訪問。而他自己也履行了對父親的承諾,積極監督當地學校的發展,彷如馬中之間的“空中飛人”,頻繁奔波於兩地之間。

他強調,當地郊區學校不僅需要長期關注,更應確保學校與時俱進。因此,他捐贈每間教室一台智能一體機,幫助該校實現實體與線上雙管齊下的教育。

他認為,一個地方要實現先進發展,就必須善用普及化的科技,這樣才能培養更多人才。 他引以為傲的是,清坤小學的畢業生大多都升讀名校,有些甚至成為了海口的官員,讓他看到父親播下的教育種子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他認為,祝家雖然財富不盛,但在堅持慈善教育的道路上,始終保持誠意並投入實際行動。

“父親生前的努力和奉獻,不僅改變其故鄉的面貌,更為家鄉孩子們帶來了光明的未來。”

祝清坤(左三)生前率檳城家人認祖歸宗。圖為他們與其家鄉大嫂(左四)團聚。

開拓旅遊貿易商機

欣慰馬中落實免簽

祝友成曾擔任檳城廈門友好協會和檳城海南友好協會主席各長達6年,對促進馬中關係發揮了重要作用。

他曾率團隨同前檳州元首敦阿都拉曼、前檳首長丹斯里許子根博士以及林冠英等人訪華,也曾接待無數來自中國的高官顯要的代表團。

他過去不斷呼籲馬中兩地實行入境豁免簽證政策,現在看到這一呼聲得到了回應,深感欣慰。

“我當時一直都很羨慕新加坡、日本和汶萊等國家的人民能夠享有一定的自由度訪問中國。雖然目前中國已經允許馬來西亞人的免簽證天數延長至30天,但如果能夠永久免簽證出入境,那就更加理想了。”

他深信,馬中建交關係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這將為兩國開拓許多旅遊和貿易商機,提供更多擴展市場的契機。

他指出,檳城廈門友好協會和檳城海南友好協會經常保送人才到中國進行培訓,包括運動員和學生。

“我在擔任檳廈與檳海主席時,也曾組醫療業者代表團,赴中國參與投資座談會及展覽會。我們也展開多次的馬中雙向文化、音樂與藝術交流活動。”

他說,馬中之間的關係十分特殊和敦厚。除了檳城與廈門長期維持姊妹市關係之外,同時也是檳城與海南島也維持着友好城市的關係。早期檳城中華總商會也與廈門總商會以及海南總商會簽署了多年的姊妹會協議。

祝友成子繼父志,經常率大馬的萬寧同鄉訪華探親觀光。

積累經驗創咖啡業

祝清坤是傳奇人物

祝清坤是大馬企業界的傳奇人物之一,他的故事饒富傳奇色彩。起初,他在檳城一家咖啡廠謀得第一份工作,雖然收入微薄,但卻領悟到知識的價值,因此勤奮學習,甚至主動到中正夜校進修。

憑藉着積累的經驗和商機,他於19歲創立了自己的事業。從最初自製、騎腳車自行叫賣開始,他逐漸打開市場,最後建立了均記茶行咖啡粉廠。隨着業務的擴大,他不斷投資發展實業,包括油棕種植、建築業和電腦科技等領域。 事業成功後,他積極回饋故鄉,投身海南經濟建設,並因此獲得海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愛瓊赤子”稱號。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