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愛要性福系列339】中西醫結合提高生存率乳腺癌早診早治是關鍵

筆錄◆梁盈秀

(吉隆坡訊)中西醫結合治療乳腺癌,到底有那些成功的例子呢?

Advertisement

中西醫結合腫瘤科醫師林仁吉在談論這個課題之前,要讓讀者理解什麼是乳腺癌,以及為什麼這癌症如此難治?

治療方案因人而異

他指出,乳腺癌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其中最常見的是導管內癌和小葉內癌導管內癌,起源於乳腺的導管內部以及小葉內癌則起源於乳腺。小葉的細胞,這些腫瘤在生長過程中,可能會逐漸擴大,侵犯周圍組織,甚至轉移到其他部位,這就是所謂的癌症轉移。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症之一,但也有極少數的男性可能會患上。年齡、遺傳因素、生活方式都可能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癌症之所以難治,是因為它與普通的疾病如細菌感染,在多個方面有明顯的區別。”

ADVERTISEMENT

“首先,抑制性特異的抑體制的癌症,是一類抑制性疾病,即同一種類型的癌症,在不同的患者身上可能有不同的表現和進展,每個患者的腫瘤細胞,可能都有不同的基因突變和生長特性導致。治療方案需要因人而異,但現實裡很難找到一種適用於所有患者的通用治療方法。”

癌症潛伏期長難治

他說,相比之下,細菌感染通常由單一的病原體引起,抗生素可以針對特定的細菌進行針對性治療;第二,癌症的清晰性,癌症的細胞可以侵入周圍組織和器官,甚至進入血液和淋巴系統,進行遠處轉移。這種清晰性使得癌症難以完全切除,容易復發;相比之下,普通的細菌感染往往局限於特定的組織或器官,通過抗生素治療可以很好的清除感染。

“第三,藥物抵抗癌症細胞,有時也會對藥物產生耐藥性,這使得治療難以奏效,癌症細胞的遺傳變異和快速繁殖,使得他們能夠逃避化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等手段的打擊;而對於細菌感染細菌耐藥性是存在的,但是通常可以通過選擇適當的抗生素組合或早期使用有效的藥物來控制。”

最後,也就是癌症的潛伏性,癌症往往具有較長的潛伏期,可能早期並沒有明顯的症狀,使得在發現時,通常已經發展到晚期,治療難度比較大;相比之下,細菌感染通常具有較短的潛伏期,患者很快就會出現明顯的感染症狀,從而可以及時進行治療。

西醫療法不斷改進

孫子兵法有雲,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在理解了乳腺癌的病因和其特性後,他想讓讀者們看看在醫學界裡又有什麼樣的法寶,來應對這狡詐的敵人。

他指出,對於早期的乳腺癌,西醫一般採用手術切除腫瘤組織,以放療或化療來清除潛在的殘餘癌細胞。手術切除率的提高和放化療的不斷改進,使得早期乳腺癌治癒率不斷的提高;對於晚期或轉移性的乳腺癌,西醫發展了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等新的藥物,而療法靶向治療,是指通過針對癌細胞表面的特定蛋白靶點,使用靶向藥物來精確的打擊癌細胞,同時減少對正常細胞的損害,而免疫治療則是使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來識別和攻擊癌細胞,提高抗癌免疫系統的應答。”

這些新的藥物療法顯著的改善了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以外,個性化的醫療,在乳腺癌治療中,也得到了廣泛的運用,通過對患者乳腺癌組織進行基因檢測和分析,可以為每一個患者制定精準的治療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治療,而提高了治療效果。

開講嘉賓:林仁吉醫師
中西醫結合腫瘤科

中醫輔助治療

減輕副作用

在中醫理論中,乳腺癌通常被歸類為“乳癖”或“乳核“的範疇。

中醫也注重調整患者的整體狀態,促進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提高免疫力以達到治療乳腺癌的目的。

林仁吉指出,中醫認為,由於體內的肝氣鬱結導致乳腺癌發生,主要關鍵是五臟六腑中的肝,有疏血的作用,喜歡舒暢而討厭壓抑,如果肝失疏血或情緒抑鬱不展,均可以引起肝氣鬱結,其病位在乳房與肝腎的關係密切,涉及脾胃膽,其主要的病理因素為痰、瘀、濕、毒。

藥膳增強身體抵抗力

中醫強調個體化的辨證論治,根據患者不同的體質症狀和病理特點,採用針灸、艾灸、中藥湯劑和藥膳等療法,而中醫也注重調整患者的整體狀態,促進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提高免疫力以達到治療乳腺癌的目的。

中醫在乳腺癌的治療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辯證論治。中醫強調個體化的辯證論治,即是說根據患者的體質、症狀、病理特點等,進行全面的辯證分析。乳腺癌在中醫看來可以有不同的病因,可能由於陰陽失衡、氣血不調、寒熱不均等因素所引起;針對病情的不同,中醫是會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其中包括採用了中藥湯劑、針灸、藥膳等來調理患者的身體平衡、提高免疫力以及幫助患者恢復健康。

第二,輔助治療。中醫在乳腺癌的治療過程中通常作為輔助手段使用,在傳統治療如手術、化療、放療等主要治療方法以外,中醫可以起到協同作用,幫助減輕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例如中藥湯劑可以緩解治療期間的不適、針灸可以化解疼痛和惡心、藥膳可以提供營養增強身體抵抗力。

第三,改善生活方式。中醫強調生活方式,對於健康的影響,在乳腺癌治療過程中,中醫師會指導患者更好的應對治療過程,增強身體的治癒能力。

第四,心理支持。面對癌症的診斷和治療患者和家屬,可能會面臨巨大的心理壓力,中醫在乳腺癌治療過程中,也注重心理支持,鼓勵患者積極面對治療,調整心態、保持樂觀情緒,有助於提高治療療效。

紅豆杉開發成化療藥

再回到今天的主題,中西醫結合治療乳腺癌到底有成功的例子嗎?他說,癌症的治療中,其有效性取決於治療方法對患者的療效,以及生存期的改善。

“在腫瘤療效中,中藥單藥如紅豆杉,

已經被開發成為治療乳腺癌的其中一種化療藥物;至於改善生存期方面,我們可以從近期有一項關於中藥在乳腺癌治療中的研究發表。

這篇研究的題目為《中藥改善第四期乳線癌患者的存活率》(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mproves Survivors in Stage 4 Breast Cancer Patients)的研究,通過數據挖掘的方式,結合台灣癌症登記數據庫和醫院數據庫探索了中藥在晚期乳腺癌的治療效果。”

根據這項研究結果顯示,應用中藥為輔助治療的患者,其生存率相較於未使用中藥的患者有所改善,研究結果提供了一些鼓舞人心的發現,表明中藥可能對晚期乳腺癌患者,有一定的益處。

話雖如此,由於中醫研究方法先天的局限性,未來需要更多進一步的研究,來驗證中藥在乳腺癌治療中的確切作用和安全性,因此在臨床實踐中,林仁吉建議患者在考慮中藥輔助治療時,務必與專科醫生充分討論,並根據個體情況綜合考慮,制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