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愛環境,零垃圾3】Beach Cleanup Penang淨灘 留給後代乾淨沙灘

報導\劉楚珊 攝影\蔡進強

三名好友黃錦琍、黃珮雯和陳曉風發現檳島的沙灘和海邊佈滿垃圾,於是發起“檳城清理沙灘”(Beach Cleanup Penang)群組號召志願者參與淨灘,藉此教育人們愛護環境,留給下一代乾淨的沙灘和海洋。

Advertisement

一個星期日早晨,一對夫婦帶着兩個年幼的孩子來到沙灘享天倫樂,孩子們興奮地拿着挖沙玩具奔向沙灘。

可是,沙灘上散佈着垃圾,還有從他處飄浮過來的垃圾。家長連忙拉着孩子的小手,片刻之後,家長牽着孩子離去。

以上情景就發生在檳島的沙灘。檳島四面環海,沙灘成為了許多家庭每逢週末共享天倫樂的好去處。但是,人們可曾思考過,如今是否還有潔白乾淨的沙灘讓孩子們玩樂?我們這一代人所製造的垃圾,將會讓下一代人去承受環境污染所造成的惡果。

發起人黃珮雯(右)和志願者秦子玲合力拿起垃圾袋。

ADVERTISEMENT

來自檳城的黃錦琍、黃珮雯和陳曉風是相識多年的好友,經常相約一起到海邊遛狗。2018年某一天,她們三人一起到峇央珍珠沙灘(Pantai Bayan Mutiara)遛狗。由於這片沙灘向左邊望可欣賞檳城大橋,向右邊望可看見木蔻山(Pulau Jerejak),因而吸引許多人來此地休閒。

可是,她們卻發現這個地方佈滿了垃圾。從此,她們相約每個星期日早晨到峇央珍珠沙灘一起撿垃圾,並在社交媒體設立“檳城清理沙灘”(Beach Cleanup Penang)群組,號召大眾一起來淨灘。

由她們三人發起的淨灘環保運動逐漸獲得許多志願者響應,但三年前因遭逢大疫,無奈多次停辦。

今年初,峇央珍珠沙灘因進行填海工程而關閉,令他們不禁感嘆過去5年為維持沙灘的清潔所付出的努力付諸東流了。

但是她們沒有停止淨灘運動,而是將地點改在檳島面向木蔻山的峇央英達道2(Persiaran Bayan Indah 2)旁邊的沙灘。

檳島峇央英達道2旁的海灘散佈着垃圾,慘不忍睹!“檳城清理沙灘”志願者將垃圾撿起來放進垃圾袋。

爛泥灘垃圾   藏割傷風險

採訪當天,黃錦琍、黃珮雯和陳曉風與6名志願者再次相約於星期日早晨在峇央英達道2旁的沙灘拾垃圾。

從沙灘遼望,對岸是碧綠青翠的木蔻山,不遠處是檳城大橋。這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但是,近在眼前的海邊卻是一堆垃圾,慘不忍睹。

志願者穿上手套,開始清理垃圾。他們伸手撿起,或是用夾子把飄到岸邊的垃圾夾起來,這都不難,他們面對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清理與岸邊有一段距離、堆積在爛泥灘裡,無論是伸手或用夾子都難以撿起的垃圾。

爛泥灘上堆積了各種垃圾,包括塑料袋、塑料瓶、鋁罐、食物包裝袋,還有玻璃瓶等等,潛藏着危機,一個不小心恐遭割傷的風險。在這之前曾有人在撿垃圾時不小心跌進爛泥裡,慘遭割傷。自那以後,他們在淨灘的時候都小心翼翼,注意安全。

除了海邊,志願者也收拾散落在沙灘和海堤間的垃圾,這些垃圾種類紛雜,有煙蒂、爆竹、破損行李箱、神檯燈、玩具、破漁網、項鍊、內衣褲、食物塑料包裝等等。

逾一小時後,大伙兒合力將總共15包垃圾從沙灘搬到道旁的走道,讓檳島市政廳安排垃圾車來載走。

志願者將木板放在爛泥灘上,再小心地踩在木板上撿垃圾,以避免被垃圾割傷和被爛泥黏住腳部。

環境乾淨了  生物開Party

黃錦琍說,如今他們每個月會進行一次淨灘運動。但是,每一回清理乾淨之後,待下個月他們再回到沙灘時,海灘依舊佈滿垃圾,這讓他們意識到,提高人們愛護環境的意識很重要。

“之前,峇央珍珠沙灘在經過多次清理之後變得越來越乾淨,漸漸地在淺海地帶發現許多海洋生物。2022年,我們曾與推廣生態保育的平台‘自然教育Nature Classroom’合作在該沙灘聯合舉辦活動,讓男女老少一起來認識海洋生物,包括寄居蟹、角眼沙作蟹、蝦蛄、籐壺、鵝頸籐壺、球海參、檳城砂海星、海蛇尾和彈塗魚。

他們將淨灘地點改在峇央英達道2旁的沙灘之後,也發現了各種海洋生物如蛤蜊、海蜷螺、鱟、寄居蟹、彈塗魚和滑獺。其中,鱟於四億多年前就出現在地球上,因此被譽為活化石,也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瀕危物種。

“惟有人們不亂丟垃圾,保護海洋免於污染,這些生物才能生存。若人們繼續破壞牠們的棲息地,將導致瀕危物種面對絕滅的危機。”

她說,填海工程也會影響海洋生態,這會破壞海洋生物的棲息地,我們如今可以在海邊發現的海洋生物越來越少。

淨灘結束後,黃錦琍(後排左)、黃珮雯(前排左二),陳曉風(後排右三)與志願者為環保獻力感到開心!

微塑料污染  終反噬人類

這天,志願者撿到許多被海水沖到岸邊的塑料袋和塑料瓶。志願者謝雄耀說,目前已有研究顯示,海洋被微塑料嚴重污染,而微塑料的來源便是人們丟到海裡的塑料物品。

“由於微塑料太細小,因此常有魚類誤食。若人們捕捉並食用了這些魚類,等於也將微塑料吃進肚裡,威脅健康。”

記者在海邊發現了“綠色塑料”,正想把它撿起來時,有志願者即時提醒“那是海藻,不是垃圾!”

黃錦琍說,乍看之下海藻與塑料袋很相似,經驗不足者可以召集更多人通過觀察顏色來進行分辨。海藻是自然的綠色,而塑料袋是人工製造的顏色。

這是綠色塑料袋?其實是乍看與塑料袋很相似的海藻。

“人類可以通過肉眼來觀察並分辨何為塑料品,但是海洋生物不懂。有研究顯示,有海龜因誤食了塑料袋而死亡。”

她說,在日本即便街上沒有公共垃圾桶,日本人都不會亂丟垃圾。但是,許多本地人有亂丟垃圾的惡習。

他們發現無論是這個沙灘、海堤或大道上,都沒有公共垃圾桶。“我和謝雄耀都曾致函到檳島市政廳,希望可以在該處設立垃圾桶,協助改善海灘被垃圾污染的問題。”黃錦琍說。

小時不讀書  長大撿垃圾?

謝雄耀說,每逢星期日早晨,許多人都會前來峇央英達道2跑步和休閒,他們希望藉由淨灘運動提高更多人愛護環境的醒覺,同時教育下一代養成不亂丟垃圾的習慣。

“不過,曾有家長看到志願者在沙灘撿垃圾時,卻告訴孩子‘小時候要好好讀書,以免長大後去撿垃圾’,還有人認為志願者清理海邊垃圾是很愚蠢的行為。”黃錦琍無奈地說道。

但也有讓她感到欣慰的事。淨灘運動從2018年發起迄今,除了有本地人志願參與,也有旅居本地的外國人響應,包括韓國、德國、中國、美國等等。

來自韓國的諸玟先到檳城工作4年。當她在韓國首爾居住時,就已有環保慢跑(Plogging)習慣,每當出門跑步時都會隨手攜帶垃圾袋,沿路若看到垃圾就主動撿起來。

一年前她到峇央珍珠沙灘跑步時,發現黃錦琍、黃珮雯和陳曉風在那裡清理垃圾,她便也加入行列,還邀了其他旅居檳城的韓國人一起淨灘。她曾把在海邊撿到的塑料瓶製成藝術品,排成“Earth”字來喚醒更多人愛護地球。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