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廢品改造1】易容再展生命力 大袋小袋升級改造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製造了很多無法回收的廢棄品,例如已經使用過的咖啡或飲料包裝袋之類。

近年來,有人逐漸意識到可以將那些無法回收的物品進行改造,升級成具有更高使用價值的物品,以減少地球厭惡無比的垃圾。檳城威南縣的打昔紅毛芭居民協會旗下的手工組將廢棄物改造成實用的藝品,鼓勵人們將可持續概念融入生活中。

Advertisement

這些乍看與真花很像的花,其實是用尼龍繩編織而成。

2009年檳城威南縣的打昔紅毛芭居民為了共同維護當地治安,於是聯合創立志願巡邏隊,並於2010年成立資源回收中心,然後於2016年成立紅毛芭居民協會。

該會主席陳助順說,當年創立資源回收中心的宗旨是將可循環利用的物品變賣所得的收入用來支持協會的運作,2017年協會進一步創立手工組,通過威省市政廳人員指導如何將廢棄物以升級改造(Upcycle)手法賦予新的價值。

他說,用後丟棄的咖啡和飲料包裝袋,或是因印刷錯誤而被工廠退貨的包裝袋都無法回收和變賣,若丟掉或者焚燒都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ADVERTISEMENT

“於是,手工組收集了這些包裝袋之後,清洗乾淨並晾乾,再依據包裝袋的顏色和設計進行分類。接着,組員分工合作,裁剪每一個包裝袋後,摺成條狀再將兩邊結合釘起來形成小圈,再將一個個小圈編織成精美的手提袋、小錢包、小籃子、水壺袋、紙巾盒、鑰匙圈、動物形狀擺設品等等。”

用各種包裝袋升級改造而成的動物形狀擺設品。

手工組組員將人們丟棄的小小包裝袋摺成小圈,再將一個個小圈編織成精美的手提袋。

處處見心思

會所裡有一個大型玻璃櫥櫃,展示着各種由手工組做的各式手工藝品,從小小的包裝袋,到大尺寸的米袋,都有其再次展現生命力的潛能。

還有,舊衣物經由組員裁剪並改造之後,變裝成筆袋和收納袋等等用品。那些已經使用過的如洗衣液塑料瓶,經過組員巧思改造之後,一個個化身天鵝形花瓶,用作插花或種花都美觀好看。

玻璃櫥櫃裡也展示多個花束,乍看與真花很像,細看卻是以尼龍繩編織成的小花,再紮成花束。

手工組經過七年的努力為當地環保獻出一份力,讓廢棄物器得到升級改造的機會,也獲得州政府的嘉許,曾於2017年獲得檳州政府頒發威省社區環保資源回收冠軍。

還有,手工組也曾兩次在威省市政廳的安排下到吉隆坡參與大型升級改造手工展覽,由此可見組員為環保所做的貢獻和精湛的手藝都得到當局的肯定。

舊衣物可縫製成筆袋和收納袋,那些洗衣液塑料瓶則化身天鵝,用來插花。

七年推廣環保見成效

陳助順說,協會鼓勵家庭主婦和退休人士通過製作手工藝品讓大腦和雙手保持靈活。手工組目前有17名組員,有者是家庭主婦,有者是退休人士,年齡介於50歲至70歲之間,他們都因對製作環保手工藝品深感興趣而加入。

手工組很多組員的手藝精巧,曾獲得威省市政廳安排到學校和社團協助推廣將廢物升級改造的醒覺。

孫秀玉是手工組其中一名資深組員,於2017年與姐姐孫秀愛一起加入這個環保團隊。曾經多次與其他組員參與當地舉行的週六和週日的市集,協助推廣將廢物升級改造的社會理念。

“以前,在這一區經常可見人們隨手亂丟包裝袋,垃圾隨處可見。過去七年,經過組員努力向大眾進行教育和推廣之後,許多居民也已醒覺,主動將包裝袋收集起來交給手工組。”

陳助順說,經過居民協會推廣之後,垃圾明顯減少了,而且,該區的飲食業者在經過居民協會環保理念的潛移默化後,也會主動收集準備棄置的物料,再交給手工組循環利用。

陳助順(左)和孫秀玉(右)展示將咖啡和飲料包裝袋升級改造編織而成的手提袋。

10天完成100個手提袋

孫秀玉與其他組員在剛加入手工組時,都覺得將包裝袋升級改造的工序繁多,製作起來比想像中更難。不過,她與組員努力學習通力合作,如今已不再是難事。

陳助順舉例:“一個人編織一個寬3.5寸,長9寸,高8寸的環保手提袋,恐怕得用兩三天才能完成,如果是分工合作,大約三小時左右即可完成。”

2023年12月,威省市政廳向該手工組預訂了100個環保手提袋。由於交貨時間緊迫,於是不只是手工組的全體組員,協會的一些會員也參與編織,在逾40人共同合作之下,在10天內完成編織100個環保手提袋。

“此外,我們也將這些作品帶到市集出售,所得收入用來支持協會的運作,也安排旅遊活動來慰勞組員。”

孫秀玉展示的大環保袋,是用米袋縫製而成的。

老組員活到老學到老

現年70歲的洪亞蕊因住家靠近協會的會所,七年前就加入了手工組學習。即便她已退休多時,卻沒有停止學習新事物,與時並進掌握科技技能。

她在手工組學習到為廢品升級改造的知識等基本技能之後,還會上網搜索資料參考製作方法,學習難度更高的編織技能。

“如果是編織沒有圖案設計的手提袋,那其實不難,有設計感的編製品就得花點心思。雖然如此,看着完工後的手提袋精美的模樣時,真的很滿足也開心!”

她也將在手工組學習到的環保意識與身邊的人分享,親朋鄰友知道她的專長後,經常將已用過的包裝袋收集起來交給她編織。

現年77歲的退休人士陳亞蕊一直對製作手工藝品深感興趣,因此自2017年手工組創立後,她就加入至今,手藝更是益發精巧,成品精美又實用。

檳城威南縣的打昔紅毛芭居民協會旗下的手工組,不遺餘力推廣環保,將廢棄品升級改造成手工藝品。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