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副刊

【山離開門】雪兆豐年

雪的魅力,總歸在那兒,即使風燭殘年忌寒凍的老涼。可惜,天不從人願,好些年了,就算挨冷受凍仍未見着雪花飄。

可今年卻處處聞雪訊,這還包括艾城呢。不過,貌似就沒哈爾濱玩得那麼高調歡。

Advertisement

小豆潑來被大雪覆蓋的波市窗外照,但她漸已對雪無感。可重點是,下過雪後天氣會顯得特別晴朗,溫度也稍微上升(雖然仍在攝氏的負度範圍遊走)。

她收拾東西時,這才投訴,住寒帶地區最大的包袱,就是冬大衣太佔空間了。年輕人嘛,總不能像老涼這樣不管時尚潮流,一冬大衣穿足幾十年。一年添一件,累積下來還不得成了一櫥。

所以,那些一年有半數時間是冷颼颼的寒帶地區的房子設計,一入門總得辟出個衣帽間。別說朋友到訪,衣帽要找地方掛,僅是自己的行頭就夠瞧了。

哈,至於那個小豆,以前住加州那會兒,恨不得氣溫稍降,好可以穿上長靴顯擺下呢。

ADVERTISEMENT

熱帶人沒能赦免的情意結,君不見眾美眉們上趟雲頂趴走下,最要緊就是備上一雙假皮長靴——電影或電視劇看太多之故?

那個曾住在雪鄉威斯康星州,一度吃盡大雪折騰苦頭,謂看到雪就想吐的大豆,在加州見着她妹那雙長靴曾嗤笑不已。

嘿嘿,她倒是忘了,自己也曾買過一雙那種不抵寒的軟皮長靴呢。(後來自是把這蘇州屎扔回來,讓老涼執手尾。)

住寒帶的真皮長靴可不是供顯擺的,又厚又重,靴底還得有防滑功能才行。不過,穿長靴呵,除非在室外活動,否則一旦進入室內(有暖氣),可熱到腳長痱子去。

最後發現還是到腳眼的短靴最實用,進到室內換鞋子容易啊!

農曆新年就在轉角,這季的雪下得很有雪兆豐年意頭吧。

(光明日報/副刊專欄‧作者:山離)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