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副刊

【山離開門】舌尖上的 年味在年餅

眨下眼,這就年初三了。

對於一門心思只過着,運動吃飯睡覺這層次的鐘擺生活,儀式感不是重點。不過,眼下可掰着手指頭在計算,心頭好歹仍懸掛着小豆的收假日期。

Advertisement

往年對年餅的自制力,完全在線,路過走過都裝沒看到的錯過。但今年家裡多個小朋友(哈),且是一級饞嘴貓,不得不給備點零食增加年味。

因知道豆記的阿姨在職場上,逢年過節總會有同事兜賣年餅的。於是,找上她去訂購一些炸豆腐脆薄片和黃梨酥餅,註明要訂個雙份去;好讓饞嘴貓在家裡吃過後,尚可帶多一份回去這樣——畢竟她收假時仍在新年期間嘛。

阿姨畢竟跟小時的豆記姐妹相處過好一陣子,也是熟知她們嘴尖和偏食的脾性,兩樣都捎來超出雙份的量。而且,還附加一句,如不夠吃還可以追加……

她們的阿姨,對豆記姐妹倆自是寵愛有加,特別用心的去找那些用真材實料的行家——註明是用正宗奶油非人造奶油做的呢。

ADVERTISEMENT

(虧俺這做老媽的一點也不上心,還婦復無求地說,何必如此大費周章,找不到就算了,我跑超市時就隨便濫竽充數拎一些回來。)

事實上,潛意識裡壓着個老大矛盾,既不很想給她多吃,卻又不想掃她的興頭——畢竟人家她已整整十個年頭沒體驗過農曆新年了。(那天她可是細算了下,追溯到是2013年離家的。)

天增歲月,過年增蛀牙。她從小就是蛀牙王,當時搞到乳牙都非要補不可,因牙醫謂她還需要好幾年才到換牙的時間。

換了牙後,更是牙醫診所的業績推手之一。

離家後,多虧大學有包牙科(其實是給牙科生當練手),勤跑到差不多快當成牙科旁聽生了——過了年回去恐怕就得光顧牙科。

(光明日報/副刊專欄‧作者:山離)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