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副刊

【山離開門】沒常識笑梗

要拐進咱小區前的大路口,有一排店舖,打從咱們落腳艾城以來,一直看着就是荒廢空置丟着的。

有些牆壁甚至遭人塗鴉得亂七八糟,何止有礙市容環境,說得切身一點,拖衰家得把這帶的房地產的價值都拖累去。

Advertisement

就商業而言,雖在老城這邊,但那地點可謂算得上在城市的活動中心範圍裡,尤其是跟比特摩莊園(Biltmore Estate)是在走路可達的距離。

到艾城旅遊不進比特摩莊園逛一圈,就誠如去到北京不上長城打卡;算不算好漢不是重點,但你這旅遊散財神,這財就散得對自己都難以交代。

換句話說,這排店舖,完全在“到此一遊”的打卡範圍內,開個什麼店不好的,何至於丟空了這些年?

有人推測這房產的業主可能早已離世(買着這地點的肯定是第一批開拓艾城的有錢大佬),繼承的後代恐怕也沒住在這兒;更大的可能性是,這些財閥富後代根本看不上那幾個小錢。

ADVERTISEMENT

力不到不為財,在他們眼裡,賣了不值幾個錢,租出去還得請專人去打理呢。嫌賺錢麻煩的,不就等於嫌錢腥一樣的道理不是。反正人家就不急等這個小錢用就是了。

可這天咱們如常的,帶着小寶小朋友出去消磨時間撒歡兒。車子路過,我可有可無的掃了一眼那排店舖,哈,居然發現角頭那間鋪子內燈光如晝,且掛滿了漂亮的鏡子。

完全省略掉過下腦子這關,遂對寶媽脫口而出:“啊,那兒終於開了間賣鏡子的店!”

專注交通的寶媽,等過完了三岔路口始接話:“賣鏡子?”

“不懂啊,就看到裡面掛滿了好多鏡子。”

“開美髮廊是嗎,什麼賣鏡子的……”

回程時特慢下八卦細看,果然,老涼這鄉里巴人沒知識連常識也沒有,唉!

(光明日報/副刊專欄‧作者:山離)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