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副刊

【山離開門】吊在猶豫樹上

上會兒見到大豆時,稍微跟她提及那台吸塵機掛掉事兒。也沒稟告卡在修與不修,懸在心上的天人交戰。費事慘遭惡女給嗆。

可她光聽個開場白,當下即已吐槽:“直接丟掉算了,沒什麼好糾結的。”知母莫若女,果然是俺親生的。

Advertisement

不過,她敗家的瀟灑手勢,肯定是後天養成。

瞅着這個雞肋,鬼拍後尾枕的,自動跳針到屋裡仍留有更堵空間更篤眼篤鼻的大件垃圾,尚能視若無睹略過——僅這麼個小小吸塵機又算得啥呢。

其實,心底乃弱弱地在盤算着,什麼時候去跟賣電器零件的晨友打聽下,搞不好可以找到個山寨零件即能修好……

誒,有人說過嗎,也許猶豫症比起憂鬱症更難醫治?

ADVERTISEMENT

畢竟,心病可試圖去找到心藥去醫,只要找對了心理治療師,對症下藥也不難醫治。

可猶豫症不然,看官但凡細讀這兩粒字就夠瞧了:“猶”本指選育良犬的長期計劃,換言之時間長且沒確定性;“豫”,則是大象伸展長鼻嘗試取物。

“猶”和“豫”兩字合生,整個意思一目瞭然:長時間把玩手中物品,沒有決定是要還是不要。

這天殺的猶豫症病灶,哪怕先天還是後天養成,遇事不決終有日吊死在猶豫樹上——這病能治嗎?

非怪罪爸媽,據悉排行居中的孩子,通常都有這大弊病。

沒別的,長子/女反正樣樣都有優先權;而老么,出於父母私心/偏心,也總不會被忽略掉。

但像路邊樹般長大的孩子,只能自己執生。天曉得,過了這個村還有沒有那個店——總活在取捨的猶豫中。

誒,生活這茬老梗,可從來不會像極了愛情,倒像是蘸醬油,僅是老死習慣。就看自己哪天抽風,一鼓作氣來頓垃圾整肅,把不等使的統統給掃地出門。

(光明日報/副刊專欄‧作者:山離)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